孔子孝德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孔子孝德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当中,孝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是其他所有德目的根本,同时孝德也与儒家修身成仁的道德实践密切相关。孔子的孝德思想为我们规定了子女应尽的责任,时至今日也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家庭关系与其他的社会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共通性,通过对孝德思想的研究也可以为解决当代社会中的其他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首先,本文以敬养之别作为切入点,找到研究了孔子孝德思想的视角——“敬”,然后通过对养体、养色、养志这三个“孝”的层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养志作为“孝”的最高层次,与“敬”具有同一性,其实质就是“敬”的实践表现。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说,子女对父母的养志就意味着父子关系中的角色认同;与单纯依靠自然关系建立的父子之间的自然亲爱相对的,“敬”就意味着一种父子人伦关系中的人伦之爱。从“孝”与“仁”的关系来看,“仁”即“忠恕”之道,同样作为一种人伦之爱,在实践上是以“孝”为基础和开端的。在对“敬”进行讨论之后,本文开始对孝德思想的具体条目进行分析,该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章从“孝”和“礼”的关系入手,分析通过“礼”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如何实现父子人伦关系中的价值与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在父子关系中守身自爱的意义;第三部分主要讨论“色难”和“几谏”的含义和在孝德思想中的意义;第四部分讨论孝道与政道的同一性、家庭事务与政府治理的关系;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推爱及人的含义以及在推爱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人伦关系、创造人伦价值。接下来,本文讨论的是孝德与修身成仁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实践能力。该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章提出了关系性自我的概念,分析关系性自我中的自我独特性,以及强调家庭关系对于关系性自我塑造及自我独特性的实现具有关键性作用。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修己作为成仁的关键,它与“敬”的关系,亦即角色认同的关系,并阐述了修己是一个自我实现、自我正名的过程这一观点;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讨论两种实践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阐释这两种能力的含义与获得途径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最后,本文将视角转向关于孔子孝德思想中存在巨大争议的部分——“亲亲互隐”的问题。从具体历史情境的角度出发,笔者对“亲亲互隐”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亲亲互隐”章中的直躬者之过的现代意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孝德 敬 角色认同 修身成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8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孔子孝道思想研究的古今文献综述9-16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16-18
- 第一章 研究孝德思想的视角——“敬”18-30
- 第一节 切入点:敬养之别18-21
- 第二节 “敬”在实践上的体现21-23
- 第三节 “敬”与角色认同23-26
- 第四节 “孝”与“忠恕”之道26-30
- 第二章 孝德思想的主要内容30-44
- 第一节 孝无违礼30-34
- 第二节 守身为大34-36
- 第三节 色难与几谏36-38
- 第四节 孝悌为政38-41
- 第五节 推爱及人41-44
- 第三章 孝德与成仁44-58
- 第一节 关系性自我与自我独特性44-47
- 第二节 修己与敬47-50
- 第三节 孝德与实践能力50-58
- 余论 孔子孝德思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以“亲亲互隐”为例58-68
- 第一节 文本解读的争论58-63
- 第二节 从酷刑的角度看隐匿说的合理性63-66
- 第三节 基于直躬者之过的现代意义联想66-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72-73
- 致谢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英;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孝德的主要思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刘任丰;李霞;;对传统孝德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3 马卫东;徐胜凯;;歌颂好人 学习好人 争做好人——“中国好人榜”暨宁夏“孝德之星”颁奖大会举行[J];宁夏画报(生活版);2009年01期
4 李宗杰;陈欣;刘红军;;从“能养”到“色难”:浅论高校孝德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3年10期
5 李霞;储召伟;;试以辨证的视角看传统孝德及其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8年06期
6 贾恭惠;何小民;;以孝德文化建设拓展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孝顺镇加强孝德文化建设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卢明霞;王立仁;;论汉代孝德教育[J];孔子研究;2010年03期
8 赵雅民,刘伟;筑厦先锋——记全国优秀工人余孝德[J];施工企业管理;1996年08期
9 周红英;;论孝德在当代社会的扭曲与危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卢明霞;王立仁;;试论孝德教育的源起和产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栾春海;;传承孝德文化 构建和谐孝感[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2 陈金松;;探索孝德文化发生与发展[A];和文化学刊(2010)[C];2010年
3 戴新春;曹雪红;;中学生孝德行为现状分析及对策[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朱健生;;试论“三纲五常”中的孝德精华[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孝感学院党委书记 肖波;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记者 何瑞琳;中小学孝德教育启动[N];扬州日报;2009年
3 王更 王伟鹏;行唐孝德文化引来客人考察[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许强;高孝德:因敌制胜[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5 虞轩;浙江省上虞市:多措并举弘扬孝德文化[N];中国老年报;2011年
6 顾松灿;孝德文化浸润学子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副主任 张治江;孝德教育:从娃娃抓起[N];学习时报;2013年
8 记者 管淳 吴洁;孝德产品香千家[N];孝感日报;2014年
9 本报评论员 袁云才;“埋儿奉母”孝德故事不宜较真[N];长沙晚报;2014年
10 朱四倍;“孝德教育”与复古倒退无关[N];安徽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明霞;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长富;大学生孝德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藏云;小学孝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包那日苏;当代大学生孝德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4 鲍冉冉;孝德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刘霞;当代中国孝德危机与重构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6 余雪;孝德文化在促进幸福孝感建设中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程能的;孔子孝德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8 罗山;宋朝孝德教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卢明霞;当代中国孝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婷婷;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孝德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孔子孝德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47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