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网络社会公德探析

发布时间:2020-12-22 05:56
  网络自产生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为人们发表言论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广阔舞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人藏在幕后,见“言”不见人,更容易使人失去责任和义务意识,让人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只管发泄自己,不顾对别人产生的影响。网络是大家以语言或图片的方式“见面”的地方,所以它不是私人空间,而是一个公共场所。是公共场所,就有公德的存在。自己的言论一旦发上去,它就不再只属于自己,就会对人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有些言论针砭时弊,让人警醒,推动社会的改进;有些言论,展开讨论,互相启发,促进认识和思想的进步;有些言论,深入社会底层,展示真实,伸张正义;有些言论宣扬“真、善、美”,引人向上,美化心灵;也有些言论,污言秽语,混淆黑白,造谣生事,制造社会混乱。何去何从?谁是谁非?无须多言。不管怎样,有一点我们要清楚,发表言论绝不是纯个人的事情,有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在里面。本文通过下面三部分展开:一是公德基本概念;二是网络社会公德现状分析;三是建立和谐的网络社会公德需要的措施或途径。网络空间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我们在这里表达思想,阐述观点,发表意见,产生共识,从而使我们的情感得到释放,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得到...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基本理论概述
    (一) 社会公德的涵义及特征
    (二) 网络社会公德的涵义及特征
    (三) 网络社会公德对网络发展的重要性
二、网络社会公德的现状
    (一) 网络的正面因素
    (二) 影响网络公德的公害
三、加强网络社会公德建设的措施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二) 判断双刃剑的公共标准
    (三) 和而不同的网络化平台
    (四) 网络德制和法制的相互鼎力
    (五) 保障顺畅的监控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2931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31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b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