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社会规范加工的外语效应机制
发布时间:2020-12-29 07:16
双语者在母语和外语模式下的决策判断模式是否一致是双语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一项社会规范加工任务,以被试自定步速阅读判断句尾关键词的接受度和反应时为指标,对比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母语和外语模式下对三类社会行为(高度符合社会规范、中性、高度违反)的加工变化。结果发现:第一,外语模式下,所有被试对高度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接受度提高,中性行为接受度不变,表现出明显的外语效应;第二,被试对高度符合社会规范行为的接受度变化存在差异,高水平组保持不变而低水平组显著降低,且外语水平与该类行为接受度的外语效应量负相关;第三,语言模式与不同类型社会行为的加工时间交互作用显著,母语模式下三类信息加工时间差异显著,但外语模式下中性和高度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判断时间差异消失。上述结果表明,正性和负性信息加工的外语效应机制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二者都存在情感自动加工弱化,但外语水平与负性情感弱化相关的外语效应不存在线性关系。
【文章来源】:现代外语.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外语效应研究
2.1外语效应的行为表现
2.2外语效应的机制争议
2.3外语效应亟待精细验证
3. 研究方法
3.1被试
3.2实验材料
3.3实验程序
3.4数据分析
4. 结果
4.1接受度判断
4.2反应时结果
4.3语言水平与外语效应量的相关性
5. 讨论
5.1外语效应的表现形式
5.2外语效应的产生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慎加工对形成道德判断外语效应的作用[J]. 尹军,关旭,花蕊,张锋. 应用心理学. 2018(04)
[2]使用外语思考,克服风险决策中的发展性逆转——风险决策中的外语效应[J]. 蔡任栋,彭贝,董燕萍.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6)
本文编号:2945246
【文章来源】:现代外语.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外语效应研究
2.1外语效应的行为表现
2.2外语效应的机制争议
2.3外语效应亟待精细验证
3. 研究方法
3.1被试
3.2实验材料
3.3实验程序
3.4数据分析
4. 结果
4.1接受度判断
4.2反应时结果
4.3语言水平与外语效应量的相关性
5. 讨论
5.1外语效应的表现形式
5.2外语效应的产生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慎加工对形成道德判断外语效应的作用[J]. 尹军,关旭,花蕊,张锋. 应用心理学. 2018(04)
[2]使用外语思考,克服风险决策中的发展性逆转——风险决策中的外语效应[J]. 蔡任栋,彭贝,董燕萍.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6)
本文编号:2945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4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