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的当代传承

发布时间:2021-01-03 17:39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传承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何以需要"的角度出发,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的价值耦合,生态伦理所产生的多重价值能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多重目标的达成;从"何以可能"的视角考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能为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的当代传承提供现实路径,具体可通过吸引乡村建设人才、建立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发展乡村生态经济、重塑乡村生态文化来促成传统生态伦理的有效传承;以"何以发展"为归旨,唯有把传统生态伦理的传承和创新辩证统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达至生态伦理发展的新境界。 

【文章来源】: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03期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 何以需要: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与乡村振兴的价值耦合
    (一) 传承生态伦理与乡村产业兴旺目标的耦合
    (二) 传承生态伦理与乡村生态宜居目标的耦合
    (三) 传承生态伦理与乡村乡风文明目标的耦合
    (四) 传承生态伦理与乡村治理有效目标的耦合
二 何以可能:乡村振兴中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传承路径
    (一) 吸引乡村建设人才,弘扬和传承传统生态伦理
    (二) 建立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发扬传统生态伦理
    (三) 发展乡村生态经济,强化传统生态伦理的应用空间
    (四) 建设乡村生态文化,重塑传统生态伦理的核心价值
三 何以发展:乡村振兴中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的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 吴理财,解胜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传承与应用[J]. 倪慧.  世界农业. 2017(05)
[3]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及其建构——基于系统论、控制论的视角[J]. 柏贵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5)
[4]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以雨崩藏族旅游村寨为例[J]. 孙九霞,刘相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5]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 和沁.  经济问题探索. 2013(09)
[6]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 晏鲤波.  思想战线. 2007(03)
[7]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J]. 李伟,马传松.  重庆社会科学. 2007(03)
[8]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 祁庆富.  西北民族研究. 2006(03)

硕士论文
[1]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D]. 包婷婷.苏州科技学院 2014



本文编号:2955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55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