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工程师对和平利用核能的伦理责任

发布时间:2021-02-06 16:32
  核能的广泛应用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利益,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和平利用核能是不可替代的。从技术观点看,大规模利用核能可以较好地解决部分能源需求。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等各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在核能应用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核电的安全隐患。从目前人类掌握的核电技术上看核电是安全的,但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有专家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核电站事故的平均达到70%,最高的国家达85%,如此看来,核能的安全利用主要取决于主体的原因,进一步说,主要取决于从事该项工作的工程师们,工程师在核工程活动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状况直接影响着核能的安全性。本论文运用理论论证与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在和平利用核能中工程师承担伦理责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分别从角色责任和普遍责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和平利用核能中工程师承担伦理责任的具体表现,首先从角色责任阐述了工程师作为核工程技术的研发、设计和施工的专业人员对于核工程技术本身应该具有的伦理责任。其次从普遍责任分析了从事核工程技术的工程师对与核工程技术相关的利益群体和环境应该负有的伦理责任。从而总结出在...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现代核能开发和利用的伦理研究
        1.2.2 核能开发利用中工程师责任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概念分析法
        1.3.2 案例分析方法
        1.3.3 多重视角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关于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和平利用核能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核能技术
        2.1.2 和平利用核能
    2.2 工程师伦理责任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工程师
        2.2.2 责任的概念
        2.2.3 责任在伦理学上的含义
第3章 和平利用核能的历史追溯
    3.1 人类对核能利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3.1.1 核能的早期研制与开发
        3.1.2 核能和平利用的兴起阶段
        3.1.3 核能和平利用的衰落期
    3.2 和平利用核能的复兴及发展趋势
第4章 和平利用核能对工程师伦理责任的诉求
    4.1 对工程师伦理责任诉求的现实依据
        4.1.1 和平利用核能的优势
        4.1.2 现代核能的应用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4.1.3 工程师忽视伦理责任造成的危害
    4.2 工程师伦理责任诉求的理论依据
        4.2.1 工程师具有理性的自控性
        4.2.2 核工程负载着伦理价值
第5章 工程师对和平利用核能之伦理责任的构成
    5.1 角色伦理责任——内在伦理责任
        5.1.1 核工程决策中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5.1.2 核工程实施中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5.1.3 核工程应用中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5.2 普遍伦理责任——外在伦理责任
        5.2.1 对公众的安全责任
        5.2.2 对环境的伦理责任
        5.2.3 对政府的伦理责任
    5.3 和平利用核能的伦理原则
        5.3.1 公正性原则
        5.3.2 公众利益优先性原则
        5.3.3 无害性原则
第6章 工程师实现和平利用核能之伦理责任的障碍
    6.1 影响工程师实现伦理责任的内在因素
        6.1.1 动机和效果相悖
        6.1.2 责任划分的困难
        6.1.3 核损害结果的潜伏性和隐蔽性
    6.2 影响工程师伦理责任实现的外在因素
        6.2.1 政治因素
        6.2.2 经济因素
        6.2.3 核工程与公众的疏离
第7章 工程师对和平利用核能之伦理责任的培养
    7.1 提高工程师的业务水平,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思维能力
        7.1.1 提高工程师的业务水平
        7.1.2 要培养工程师工程思维的能力
    7.2 唤起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7.3 完善核安全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和法律监督
    7.4 科普宣传教化民众,消除公众恐核心理
    7.5 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发展核电的生态经济价值及其伦理思考[J]. 冯昊青,李建华.  生态经济. 2007(02)
[2]谈谈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J]. 龙翔,陈凡.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01)
[3]核伦理学论纲[J]. 冯昊青,李建华.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4)
[4]WANO人因事件统计及分析[J]. 张力,赵明.  核动力工程. 2005(03)
[5]核能、核技术与防范核恐怖[J]. 宋家树.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04)
[6]对核技术发展的伦理思考[J]. 陈芬.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7]消除公众“恐核”心理 促进核能和平利用 “核能与公众国际研讨会”综述[J]. 侯季光,古新萍.  国防科技工业. 2003(05)
[8]高科技的伦理问题对策研究[J]. 夏劲,涂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9]谈谈工程伦理学[J]. 李世新.  哲学研究. 2003(02)
[10]工程技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J]. 陈万求,林慧岳.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06)

博士论文
[1]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D]. 李世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核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 圣国龙.厦门大学 2006
[2]核能安全利用的法律制度分析[D]. 张红卫.中国海洋大学 2006
[3]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模式探讨[D]. 周梦玲.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20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20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