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朋友”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探析
发布时间:2021-02-14 04:44
儒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各种世态人情进行了概括,提炼出古代社会基本的五大人伦规范,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朋友这一伦有别于其他四伦带有血缘关系,是一种普通的人与人相与的交往关系。自古以来,儒家对于朋友一伦的研究从未断绝,形成了既实用又富有理论色彩的朋友伦理学说,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今社会化大生产更替了传统的农耕经济,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受到了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社会科技水平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通讯技术以及便利的交通延生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但尽管这样,我们仍有与人交往的困惑:应该如何调适自己,在当代的社会中与人和谐地交往。诚然,产生儒家朋友伦理的社会基础已经消失,如能从传统儒家朋友伦理思想中发掘出一些一般性原则或一些思想精华、观念和主张,对于当代的人际交往和构建和谐社会仍不失借鉴意义。本文以历史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中国社会中朋友的产生以及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梳理,从朋友的最初本义开始探寻朋友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历程,分析朋友发展的规律:朋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本身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也同时勾画出了交往所包容的人类自身文明与进步,当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水平发展到达一定的时候,...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朋友”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朋友”与“朋友”伦理
一、“朋友”释词
二、“朋友”伦理释义
第二节 “朋友”的发展历程
一、“朋友”的产生
二、儒家“朋友”伦理经历的阶段
第二章 儒家“朋友”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精神特质
第一节 儒家“朋友”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诚信
二、平等
三、道义
四、择善
五、情感真挚
第二节 儒家“朋友”伦理思想的主要特质
一、推己及人的情感逻辑
二、仁义为基
三、礼信为范
四、以友辅仁
第三章 儒家“朋友”伦理思想当代价值探析
第一节 人文精神的价值
一、儒家伦理精神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转换
二、儒家“朋友”伦理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由仁义出发的诚信之当代价值
一、仁—诚信的心灵之境
二、义—诚信的价值之本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体道德·家庭伦理·社会理想——《礼记》伦理思想探析[J]. 杨明. 道德与文明. 2012(05)
[2]国家与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本路径[J]. 杨明. 红旗文稿. 2012(04)
[3]国家与公民视野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J]. 杨明,张伟.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07)
[4]儒家伦理的三条求善之路[J]. 孙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5]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杨明,张伟. 道德与文明. 2011(03)
[6]两周铜器铭文“倗友”考[J]. 寇占民. 东南文化. 2010(05)
[7]儒家“中和”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 杨明. 道德与文明. 2010(02)
[8]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杨明,郭广银,李克海.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3)
[9]论中国古代人伦中的朋友伦理[J]. 汪文学. 江汉论坛. 2007(12)
[10]义利观影响下的朋友关系——以秦汉时期为例[J]. 孙键. 宁夏社会科学. 2007(06)
本文编号:3033134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朋友”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朋友”与“朋友”伦理
一、“朋友”释词
二、“朋友”伦理释义
第二节 “朋友”的发展历程
一、“朋友”的产生
二、儒家“朋友”伦理经历的阶段
第二章 儒家“朋友”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精神特质
第一节 儒家“朋友”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诚信
二、平等
三、道义
四、择善
五、情感真挚
第二节 儒家“朋友”伦理思想的主要特质
一、推己及人的情感逻辑
二、仁义为基
三、礼信为范
四、以友辅仁
第三章 儒家“朋友”伦理思想当代价值探析
第一节 人文精神的价值
一、儒家伦理精神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转换
二、儒家“朋友”伦理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由仁义出发的诚信之当代价值
一、仁—诚信的心灵之境
二、义—诚信的价值之本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体道德·家庭伦理·社会理想——《礼记》伦理思想探析[J]. 杨明. 道德与文明. 2012(05)
[2]国家与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本路径[J]. 杨明. 红旗文稿. 2012(04)
[3]国家与公民视野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J]. 杨明,张伟.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07)
[4]儒家伦理的三条求善之路[J]. 孙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5]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杨明,张伟. 道德与文明. 2011(03)
[6]两周铜器铭文“倗友”考[J]. 寇占民. 东南文化. 2010(05)
[7]儒家“中和”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 杨明. 道德与文明. 2010(02)
[8]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杨明,郭广银,李克海.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3)
[9]论中国古代人伦中的朋友伦理[J]. 汪文学. 江汉论坛. 2007(12)
[10]义利观影响下的朋友关系——以秦汉时期为例[J]. 孙键. 宁夏社会科学. 2007(06)
本文编号:3033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3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