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省察思想评析
发布时间:2021-05-21 17:27
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个有极高声誉的伦理思想家。道德修养论是来熹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其“心与理一”的修养目标,他提出了包括省察在内的多种修养方法。他认为省察这一修身方法是“得为学之本”。本文试从朱熹省察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特点、历史影响与现代启示等各个方面,对朱熹的省察思想进行梳理、界定和评价。 在修身过程中重视省察自身是我国儒家修身理论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是最早明确提出“内省”的修身方法的,他主张人应该经常去检查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结果,孟子将其归结为“反身而诚”。宋明理学是以性、命、义、理为核心的理论,期于“明心见道”,理学家也都非常重视省察的修身方法。周敦颐、二程、胡宏等都阐发了各自对这一修身方法的认识。另外,朱熹的修身思想也受到佛、道修炼方法的影响。最后,基于其“存理灭欲”的人性论,朱熹主张在道德修养中应用省察之功遏人欲于将萌,反检自身,以严格恪属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在朱子那里,省察即是作为修养者的个体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进行反省和检查。省察的要义可以归给为知明、自讼、改过,它的作用是明辨是非善恶...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朱熹省察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 对历代儒家修身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 对佛教“禅定”思想的改造与吸收
(三) 道家“静观玄览”修炼方法的影响
(四) 理欲争斗的人性基础
二、 朱熹省察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省察的内涵
(二) 省察与居敬
(三) 省察是渐修功夫
三、 特点分析
(一) 圣贤之域的价值目标
(二) 尽心至诚的理性自觉
(三) 反躬内求的自控监察
(四) 知明改过的辩证统一
四、 朱熹省察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代启示
(一) 历史意义
(二) 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 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习录》[J]. 王阳明. 宁波通讯. 2015(22)
[2]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节选)[J]. 刘少奇. 共产党员. 2004(05)
本文编号:3200096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朱熹省察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 对历代儒家修身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 对佛教“禅定”思想的改造与吸收
(三) 道家“静观玄览”修炼方法的影响
(四) 理欲争斗的人性基础
二、 朱熹省察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省察的内涵
(二) 省察与居敬
(三) 省察是渐修功夫
三、 特点分析
(一) 圣贤之域的价值目标
(二) 尽心至诚的理性自觉
(三) 反躬内求的自控监察
(四) 知明改过的辩证统一
四、 朱熹省察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代启示
(一) 历史意义
(二) 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 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习录》[J]. 王阳明. 宁波通讯. 2015(22)
[2]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节选)[J]. 刘少奇. 共产党员. 2004(05)
本文编号:3200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0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