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孟荀人性修养论之比较及道德建设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21 14:01

  本文关键词:孟荀人性修养论之比较及道德建设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经济飞速发展也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以“倒地老人不敢扶”为典型的社会道德滑坡事件,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人人自危”的尴尬境地。本文以孟荀人性论作为论文撰写的线索,对孟子的性善论及荀子对人性恶的见解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在人性论的对象、善恶评价标准以及实现途径所呈现出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二人在人性论问题上产生不同主张的深刻原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孟荀二人都强调后天实践教化,能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这一共同的切入点入手,将孟荀有关人性修养的方法和主张与当今道德滑坡现状相结合,以此对阻滞当今道德滑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本论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论三大板块构成,共细分五大章节。第一章为引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依据,重点阐述当今孟荀人性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至三章围绕孟荀人性论不同之处进行分析论证,重点论述产生二者不同观点的原因,求同存异,找出对当今道德建设的启示,是本论文的核心章节。本论文第四章,是本文与时俱进的章节,它主要论述阻滞当今道德滑坡的现状极其解决措施,是前三章内容的引申,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最后,结束章节,对本文观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是本文的结尾。
【关键词】:孟子 荀子 人性论 修养论 比较 道德建设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2;B82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的目的10
  • 1.2 选题的意义10-11
  • 1.3 选题的依据11-12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第二章 孟荀人性论的比较15-21
  • 2.1 孟荀人性论的不同15-17
  • 2.1.1 人性侧重点的不同15
  • 2.1.2 对“性”的理解不同15-16
  • 2.1.3 人性修养路径的不同16-17
  • 2.2 影响孟荀人性论不同的原因17-19
  • 2.2.1 社会变迁的影响17
  • 2.2.2 不同学派观点的影响17-18
  • 2.2.3 哲学立场的不同18-19
  • 2.3 孟荀人性论的内在联系19-21
  • 第三章 孟荀道德修养论的比较21-27
  • 3.1 孟荀修养论的不同21-24
  • 3.1.1 内在与外在的不同21
  • 3.1.2 修养方法的不同21
  • 3.1.3 修养途径的不同21-24
  • 3.2 孟荀修养论的内在联系24
  • 3.3 孟荀人性修养论的简单评价24-27
  • 第四章 孟荀人性论修养论对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启示27-32
  • 4.1 重视道德伦理规范27-28
  • 4.2 树立道德建设信仰28-29
  • 4.3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9-30
  • 4.4 重视自我修养30-32
  • 第五章 结论32-34
  • 参考文献34-36
  • 谢辞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易;论荀子的“性恶”伦理思想[J];河北学刊;1997年06期

2 游唤民;;孟荀异同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02期

3 马小红;;孟荀思想异同小议[J];齐鲁学刊;1987年02期

4 许建良;荀子性论的二维世界[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晨阳;;荀子哲学中“善”之起源一解[J];中国哲学史;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孟荀人性修养论之比较及道德建设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0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a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