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孟子人格美思想

发布时间:2017-04-24 11:11

  本文关键词:论孟子人格美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但没有消逝,反而引得古今中外许多学者争相研究。特别是他的人格美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他的这种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大丈夫”般的阳刚壮美人格,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探讨孟子人格美思想,挖掘其人格美内涵,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理论层面的解读,让人们知道孟子,了解其思想。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论述孟子的人格美思想,重新审视自我,重建一种价值与信仰体系,指导我们生活,以期在心灵的家园中求得安身立命之所。本文除综述、绪论之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论述孟子人格美思想产生的缘由。主要包括孟子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孟子本人性格的使然以及孟子人格美的理论基础——性善论。第二部分探讨孟子人格美思想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利”的态度与践行;一是对“势”的见解与实践。三是孟子“出世和入世”的人生轨迹。第三部分则对于人格美修养的途径、方法给予一定的论述,从内外的角度出发,走自身内在修养和外界教育辅助相结合之路,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塑造出理想人格。
【关键词】:孟子 人格 人格美 修养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综述7-10
  • 一、主要研究内容7
  • 1、研究思路7
  • 2、基本方法7
  • 二、研究概况7-8
  • 三、研究特色与意义8-10
  • 1、研究特色8-9
  • 2、研究意义9-10
  • 绪论10-13
  • 一、人格定义10-11
  • 二、人格美内涵11-13
  • 第一章:孟子人格美思想产生的缘由13-22
  • 第一节 社会角度探析13-16
  • 一、“士无定主”的人格独立13-14
  • 二、“稷下学宫”的君臣雄辩14-16
  • 第二节 个性与理论16-22
  • 一、“万物皆备于我”的傲岸性格16-18
  • 二、理论基础—性善论18-22
  • 第二章 孟子人格美思想的内涵22-35
  • 第一节 与“利”的对抗22-26
  • 一、“利”之表现22
  • 二、义利之辨22-26
  • 第二节 对“势”的藐视与超越26-32
  • 一、孟子对“权势”之态度26-29
  • 二、“大丈夫”气节29-32
  • 第三节 从容的出世与入世32-35
  • 第三章 人格美的实现途径35-45
  • 第一节 决定性的自我修养35-41
  • 一、“从内心求—反求诸己”35-39
  • 二、“持志养气”39-41
  • 第二节 辅助性的外界教化41-45
  • 一、“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42-43
  • 二、“中道而立”式的启发引导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一、专著46-47
  • 二、期刊论文:47-48
  • 三、学位论文:48-50
  • 致谢50-52
  • 个人简历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鲁仁;《旷世大儒──孟子》简介[J];中国哲学史;2001年02期

2 张立环;《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及其启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杨海文;孟子故里“圣地化”的基本内涵——评刘培桂《孟子与孟子故里》[J];孔子研究;2003年03期

4 华蔼仁,蔡世昌;《孟子》的实践性和精神性[J];中国哲学史;2004年02期

5 栗子;怎样读《孟子》[J];华夏文化;2005年01期

6 许化冰;;孟子“仁政”行政组织思想及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3期

7 胡发贵;;千年误读:驳孟子“迂阔”论[J];现代哲学;2007年03期

8 杨东;;试论孟子“民本思想”之真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安宏林;;试论孟子四题[J];人才开发;2008年09期

10 张照华;;孟子思想之当代价值[J];天府新论;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赵庆伟;;孟学研究的历史考察[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闫学军;王雷震;;试析孟子管理思想的几个特点[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国勇;;亚圣孟子与儒学的弘扬和发展[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刘鄂培;;孟子与《孟子》一书撷要——兼论孟子思想的文化价值[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吉萍;;孟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价值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8 廖群;;郭店楚简与孟子研究[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季庆阳;杨慰;白延军;;试析孟子思想与道家的关系——兼论早期儒道之间的关系[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杰;;超凡入圣:孟子的自我道德修养及理想人格塑造[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茹 李法强;孟子:继往开来的儒门亚圣(下篇)[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郭思阳 记者 谢小芳;首家孟子研究院辽师揭牌[N];大连日报;2011年

3 侯西木;还原一个真实孟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通讯员 宝奎 洪涛;邹城“五个一”打造孟子廉政文化品牌[N];济宁日报;2011年

5 记者 罗容海;孟子公开课在孟子故里邹城开讲[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杰;在国际对话中深化孟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通讯员 张长青 张云雷 胡恩姣;传统文化馥郁孟子故里[N];济宁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陈菁霞;齐思敏:孟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喜书;以现代的形式表述“孟子”[N];中国保险报;2001年

10 袁鲁仁;《旷世大儒——孟子》简评[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孟子的诠释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2 郭伟宏;赵岐《孟子章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董祥勇;孟子“中道”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英;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D];河南大学;2007年

8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沈锦发;孟子内圣外王思想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宏伟;《孟子》论辩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姜德高;孟子若干思想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3 刘会新;孟子良贵说及其现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季庆阳;孟子的思想渊源浅探[D];西北大学;2002年

5 陈阵;《孟子》管窥:空疏的整体观思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张绍娜;孟子公正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祥宇;孟子性善论疏解[D];辽宁大学;2015年

8 任鹏程;率性与教化[D];山东大学;2015年

9 王美玲;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孟子》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胡博越;孟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孟子人格美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4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