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缺失的一角:“生命伦理三角”中的尊严之维——兼议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发布时间:2021-06-23 15:42
  当下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伦理很大程度上是在功利主义和人权理论的范畴内讨论的,但若涉及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生命科技在人类遗传学上的应用,人类尊严就会以一个独立的伦理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成为除了功利主义和人权理论之外的第三个道德选区,进而构成道德多元的生命伦理框架。但是现阶段监管机关在论证其监管合法性以及技术发展合理性的过程中通常还只是进行功利主义和人权理论的二维分析,并没有摆正人类尊严价值的位置甚至将其边缘化,这也导致"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等诸多类似事件的发生。在当今技术发展的浪潮中若想保护人的主体性价值、维系生命的本质就需要重视人类尊严价值在"生命伦理三角"中的位置,并将其放在金字塔的顶点来统领其他的伦理价值。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生命伦理三角”———现代生命科学的三个伦理框架
三、人类尊严的角色与“生命伦理三角”的基本格局
四、“生命伦理三角”在监管实践中的运行及监管机关的决策立场
    (一) 治疗性克隆人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实质合法性论证
    (二)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PGD) 和基因编辑
五、人类尊严缺位引发的现实问题及“生命伦理三角”的完善———评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
    (一) 吹散基因编辑的迷雾———增强性基因编辑的功利主义分析
    (二) 基因编织中的人权理论与个人自治的边界
    (三) 人类尊严———“生命伦理三角”的最后防线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基因编辑实验的法律规制——兼论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的法律议题[J]. 王康.  东方法学. 2019(01)
[2]AI侵权的理论逻辑与解决路径——基于对“技术中立”的廓清[J]. 吴梓源,游钟豪.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3]基因隐私权的伦理之思[J]. 蒋美仕,匡艳.  伦理学研究. 2018(03)
[4]反对完美?——关于人类基因编辑的道德与法律哲学思考[J]. 朱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1)
[5]人类增强与人权[J]. 卢风.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6]临床基因治疗及其载体的研究进展[J]. 高越,张敬之.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4 (01)
[7]作为一项权利的人的尊严[J]. 甘绍平.  哲学研究. 2008(06)
[8]生死观与现代文化思潮(上)[J]. EdiwinHui.  医学与哲学. 1999(11)



本文编号:3245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45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