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21:29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也对工程伦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工程伦理研究主要是在探讨工程师个体的伦理责任问题,认为只要提高工程师的道德敏感性和伦理责任意识就能很好地解决工程伦理问题,从而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然而,在现实中,作为人类集体实践的典范,工程活动是由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工程师、工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工程共同体共同实践的过程。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仅仅通过工程师个体的伦理决策来实现整个工程的道德发展很难成为现实,因为工程师的实践活动要受到工程共同体其他成员的限制与制约以及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因此,要解决工程伦理问题就要进一步扩展研究视野,从只关注工程师个体伦理责任的“个体主义工程伦理”转向研究工程共同体整体伦理责任的“整体主义工程伦理”。只有将工程共同体由技术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转变为道德共同体,使投资者、管理者、工程师、工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一种道德的合力,实现工程共同体的整体伦理,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工程伦理问题,才能创造出善的工程。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不足,为工程伦...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相关概念界说
2.1 工程
2.1.1 工程的定义
2.1.2 工程与科学、技术
2.2 工程伦理
2.2.1 个体主义方法论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
2.2.2 整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工程伦理
3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缘起——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困境
3.1 责任困境
3.1.1 责任界定困境
3.1.2 责任履行困境
3.1.3 责任追究困境
3.2 还原论困境
3.2.1 主体还原困境
3.2.2 过程还原困境
3.2.3 责任还原困境
3.3 外在主义困境
3.3.1 技术外在主义困境
3.3.2 关系外在主义困境
3.3.3 责任外在主义困境
4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基础
4.1 工程的整体性本质
4.2 工程的整体性特性
4.2.1 集成性
4.2.2 系统性
4.2.3 复合性
4.3 工程整体性的实践生成
4.3.1 工程的社会建构
4.3.2 工程的主体间性
4.3.3 工程的场域性
5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向度
5.1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目标
5.1.1 安全至上
5.1.2 可持续发展
5.1.3 公平正义
5.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内涵
5.2.1 网格化分布的工程伦理责任
5.2.2 工程伦理责任的实践延展
5.2.3 以负责任创新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整合
6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途径
6.1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前提
6.1.1 交往共同体的先在性
6.1.2 共同体视域融合的可能性
6.1.3 集体意向性的现实性
6.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方法
6.2.1 以工程师为主导的道德领导
6.2.2 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道德商谈
6.2.3 以企业为核心的伦理文化
6.2.4 政府的制度伦理环境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J]. 刘师常.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07)
[2]论负责任创新的全责任本质[J]. 刘战雄.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10)
[3]杭州“五水共治”负责任创新实践研究[J]. 丛杭青,顾萍,沈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历史概况、教学实践和发展趋向[J]. 邬晓燕.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03)
[5]工程设计的伦理意蕴——基于中国高铁设计的分析[J]. 王进,彭妤琪.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6]公共政策伦理评价的意蕴、标准及其维度[J]. 许淑萍. 学习与探索. 2017(04)
[7]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 栾强.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1)
[8]政府在工程共同体中的伦理角色与伦理建构[J]. 周倩,樊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9]负责任创新研究综述:背景、现状与趋势[J]. 刘战雄.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1)
[10]西方工程职业伦理章程建立的逻辑理路分析[J]. 何菁.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博士论文
[1]迈克·W·马丁工程伦理思想研究[D]. 代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2]论集体意向的本性[D]. 黄妍.武汉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8682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相关概念界说
2.1 工程
2.1.1 工程的定义
2.1.2 工程与科学、技术
2.2 工程伦理
2.2.1 个体主义方法论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
2.2.2 整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工程伦理
3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缘起——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困境
3.1 责任困境
3.1.1 责任界定困境
3.1.2 责任履行困境
3.1.3 责任追究困境
3.2 还原论困境
3.2.1 主体还原困境
3.2.2 过程还原困境
3.2.3 责任还原困境
3.3 外在主义困境
3.3.1 技术外在主义困境
3.3.2 关系外在主义困境
3.3.3 责任外在主义困境
4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基础
4.1 工程的整体性本质
4.2 工程的整体性特性
4.2.1 集成性
4.2.2 系统性
4.2.3 复合性
4.3 工程整体性的实践生成
4.3.1 工程的社会建构
4.3.2 工程的主体间性
4.3.3 工程的场域性
5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向度
5.1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目标
5.1.1 安全至上
5.1.2 可持续发展
5.1.3 公平正义
5.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内涵
5.2.1 网格化分布的工程伦理责任
5.2.2 工程伦理责任的实践延展
5.2.3 以负责任创新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整合
6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途径
6.1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前提
6.1.1 交往共同体的先在性
6.1.2 共同体视域融合的可能性
6.1.3 集体意向性的现实性
6.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方法
6.2.1 以工程师为主导的道德领导
6.2.2 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道德商谈
6.2.3 以企业为核心的伦理文化
6.2.4 政府的制度伦理环境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J]. 刘师常.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07)
[2]论负责任创新的全责任本质[J]. 刘战雄.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10)
[3]杭州“五水共治”负责任创新实践研究[J]. 丛杭青,顾萍,沈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历史概况、教学实践和发展趋向[J]. 邬晓燕.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03)
[5]工程设计的伦理意蕴——基于中国高铁设计的分析[J]. 王进,彭妤琪.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6]公共政策伦理评价的意蕴、标准及其维度[J]. 许淑萍. 学习与探索. 2017(04)
[7]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 栾强.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1)
[8]政府在工程共同体中的伦理角色与伦理建构[J]. 周倩,樊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9]负责任创新研究综述:背景、现状与趋势[J]. 刘战雄.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1)
[10]西方工程职业伦理章程建立的逻辑理路分析[J]. 何菁.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博士论文
[1]迈克·W·马丁工程伦理思想研究[D]. 代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2]论集体意向的本性[D]. 黄妍.武汉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8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0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