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10-19 12:13
  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解读,分析其所主张的伦理思想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的结合点,力图为我国道德建设的思路和途径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生平、著作、思想作了简单的介绍,对与理解其伦理思想有很大帮助的几个概念,如“经济人”、“道德人”、“看不见的手”等的含义作了简单阐述,以期对亚当·斯密及其思想有个概貌性的认识。然后对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道德的形成过程作了逻辑上的分析,对其逻辑主线上的几个关键点,如“同情”、“旁观者”、“合宜论”等作了阐述。介绍了亚当·斯密所主张的几种美德:谨慎、仁慈、正义、节制。在以上基础上,本文对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从自由主义传统、个人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作了评价,与我国道德建设从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我国的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几个角度寻找结合点。这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借鉴吸收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内在根据。本文最后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路和途径的结论。我国的道德建设,应坚持社会主义美德的指导...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本文主要阐述的问题
    三、和道德相关的几个概念含义的分析界定
第一章 亚当·斯密及其《道德情操论》
    第一节 亚当·斯密其人
    第二节 “经济人”和“道德人”
    第三节 “看不见的手”
第二章 对《道德情操论》中关于道德形成的逻辑分析
    第一节 同情
    第二节 旁观者
    第三节 合宜论
    第四节 亚当·斯密关于美德的论述
第三章 《道德情操论》中伦理思想评价
    第一节 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基础
    第二节 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第四章 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与我国道德建设的结合点
    第一节 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
    第二节 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第三节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点
第五章 我国的道德建设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路
    第二节 消除道德形成的体制障碍
    第三节 发挥政府管理在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节 发挥法制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仁”的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J]. 张惠,张明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2]和谐社会、市场经济与伦理规范[J]. 陆晓禾.  理论与现代化. 2008(01)
[3]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 把增强,田爱玲,裴新志.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8(01)
[4]回到亚当斯密[J]. 罗卫东.  企业家天地. 2008(01)
[5]中庸思想与构建道德化和谐社会[J]. 石建莹.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7(06)
[6]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诚信教育[J]. 姚启高.  蚌埠党校学报. 2007(04)
[7]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道德构建[J]. 陈建义.  希望月报(上半月). 2007(12)
[8]社会和谐的保障——浅析《道德情操论》中的仁慈和正义[J]. 李中连,方秋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5)
[9]毛泽东“革命的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想初探[J]. 雷信来,姜相志.  学习与探索. 2007(05)
[10]我国意识形态与道德建设[J]. 王康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



本文编号:3444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44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