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传统孝道的“秩序情结”及其近代嬗变
发布时间:2021-11-07 23:25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其作用不仅限于显性的养老敬老,而且被隐性地植入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本文立足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框架,以孝道与秩序的关系为视角,从三个层面依次分析传统孝道的"秩序情结"及其演变。首先,传统孝道内含的宗教意蕴赋予其天人合一和慎终追远的精神秩序情结。其次,传统孝道内生的世俗功能,执着于现世修齐治平的家国秩序情怀。再次,百年历史转型与传统孝道嬗变,造成多元文化冲突与乡村社会失序。最后,新时代呼吁重构孝道,重建乡村良性秩序的伦理之基。
【文章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2019,(06)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孝”的宗教意蕴:祖先崇拜与信仰秩序
二、传统“孝”的世俗功能:礼仪规范与家国秩序
三、传统孝道的近代嬗变:孝礼碎片化与乡村失序
小结:重建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跃进时代领导们设想的2000年的上海[J]. 佚名. 学习博览. 2011(05)
[2]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J]. 陈柏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试从“反哺”与“接力”看中西亲子关系[J]. 洪彩华. 伦理学研究. 2007(02)
[4]从“礼治”到“法治”?[J]. 梁治平. 开放时代. 1999(01)
[5]“孝”与家庭文明[J]. 魏英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1)
本文编号:3482584
【文章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2019,(06)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孝”的宗教意蕴:祖先崇拜与信仰秩序
二、传统“孝”的世俗功能:礼仪规范与家国秩序
三、传统孝道的近代嬗变:孝礼碎片化与乡村失序
小结:重建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跃进时代领导们设想的2000年的上海[J]. 佚名. 学习博览. 2011(05)
[2]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J]. 陈柏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试从“反哺”与“接力”看中西亲子关系[J]. 洪彩华. 伦理学研究. 2007(02)
[4]从“礼治”到“法治”?[J]. 梁治平. 开放时代. 1999(01)
[5]“孝”与家庭文明[J]. 魏英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1)
本文编号:3482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825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