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15 23:53
  本文详细探讨了休谟的伦理学思想,论述了休谟伦理学思想的内容、意义及其主要的理论困难与研究价值。休谟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一以贯之的,从他的认识论到伦理学思想所构成的整个体系是完整而连贯的,在其中休谟将他在《人性论》中认识论部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完整地贯彻到了他对伦理学的研究当中。在《人性论》中,主要涉及伦理学问题的是第二和第三部分,休谟探讨了人类的情感对伦理学问题的意义,贬抑了理性在人们道德判断问题上的作用,从现实的人的情感出发,以同情原则和比较原则为基础,以想象力的多重作用为媒介,确立了自身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体系。休谟的伦理学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开创了对伦理学问题的情感论研究,从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出发,对后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以休谟对欧洲情感主义伦理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为起点,探讨了休谟伦理学思想的建立、发展和理论困难,讨论了著名的休谟的“是”与“应该”问题,分析了休谟对其直接继承者亚当·斯密伦理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康德面对休谟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所展开的理论探讨,力求完整地展现休谟的理论体系和理论价值。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言
第1章 继承与开拓——休谟伦理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1.1 霍布斯——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对立面
    1.2 前休谟时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
        1.2.1 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开创——沙夫慈伯利
        1.2.2 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纯化——哈奇森
        1.2.3 以情感为基础的调和者——巴特勒
        1.2.4 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休谟
第2章 批评与重建——休谟对道德来源问题的考察
    2.1 休谟对道德来源问题的总体看法
    2.2 对理性和情感的考察
        2.2.1 对理性的考察
        2.2.2 对情感的考察
        2.2.3 论意志的必然和自由
        2.2.4 “是”与“应该”问题
    2.3 道德感理论
        2.3.1 道德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
        2.3.2 同情原则
        2.3.3 比较原则
        2.3.4 想象的作用
第3章 分析与阐释——人为之德与自然之德
    3.1 正义之为人为之德
        3.1.1 正义与财产权
        3.1.2 确定财产权的三条规则
        3.1.3 其他人为之德
    3.2 自然之德
        3.2.1 自然之德的具体内容
        3.2.2 仁爱
        3.2.3 其他自然之德
第4章 延伸与反思——休谟伦理学思想的理论问题及其解决与发展
    4.1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与怀疑主义
    4.2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与其直接的继承者亚当·斯密
        4.2.1 从休谟到亚当·斯密
        4.2.2 亚当·斯密共同感理论的主要内容
        4.2.3 情感的合宜性
    4.3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与康德
        4.3.1 近代伦理学思想的主要倾向与问题
        4.3.2 作为道德之主体的理性存在者
        4.3.3 动机与效果
        4.3.4 德性与幸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J]. 詹世友,方之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4)
[2]论现代伦理学的困境[J]. 汪怀君.  理论与现代化. 2009(02)
[3]“道德自我及其价值实现”研究视阈以及文献研究综述[J]. 杨伟涛.  唐都学刊. 2009(02)
[4]当代西方德性伦理视域中德性概念的诠释[J]. 杨豹.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5]从“信仰的道德”到“道德的信仰”——康德前批判时期道德信仰学说的发展历程[J]. 张会永.  甘肃理论学刊. 2009(01)
[6]论休谟的德性效用价值论[J]. 萨·巴特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7]道德基础:从自爱走向同情——对休谟同情伦理思想发展历程的探析[J]. 高红利.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1)
[8]康德对道德神学的论证[J]. 邓晓芒.  哲学研究. 2008(09)
[9]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之维[J]. 戴茂堂,李家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10]20世纪西方伦理学理论发展类型的变迁[J]. 秦越存.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8)

博士论文
[1]论道德自由[D]. 覃青必.中南大学 2008
[2]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D]. 张会永.复旦大学 2007
[3]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D]. 陈郭华.复旦大学 2006
[4]休谟伦理思想研究[D]. 张钦.湖南师范大学 2005
[5]道德与人的幸福[D]. 高恒天.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研究[D]. 杨述刚.湘潭大学 2008
[2]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论证及其旨趣[D]. 陈晓曦.复旦大学 2008
[3]论休谟情感主义伦理思想[D]. 冷阳春.南昌大学 2007
[4]论道德情感[D]. 王晓彦.曲阜师范大学 2007
[5]论德性与德行的冲突与一致[D]. 玉素萍.广西师范大学 2007
[6]麦金太尔美德伦理研究[D]. 陈升磊.湘潭大学 2006
[7]休谟情感理论述评[D]. 杨通林.中共中央党校 2005
[8]论康德的道德情感[D]. 代训锋.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97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97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