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1-11-18 18:01
本文系统梳理了有关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内涵,从古希腊社会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的历史的角度追溯追溯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历史渊源,从先哲智慧的遗产和学科学理的奠基两方面论述了对中道思想的认识根源。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性质可以用德性进行概括,具有二重性和精神性的特性,同时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中道的实现途径和方法以及在政治、伦理方面的应用。继而通过将中道与儒家的中庸之道进行比较,总结出了二者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之处,概括出了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特点。认为二者的相同体现为中道与儒家中庸之道产生的历史环境的类似、主体的一致和德性追求的一致;二者的不同体现为实现路径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差异、目标政体的差异。因而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特点,就在于中道实现方式的多元性、中道外化于实践和中道的内在择取这三个方面。最后研究归纳了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中道作为平衡快乐与痛苦的方法、理想政治的伦理原则和保障至善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内部和谐,有利于社会目标的兼顾,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人和谐,有利灵肉和谐,以及有利在实践...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历史渊源
2.1 中道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2 中道思想的认识根源
2.3 小结
3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本质内涵
3.1 中道思想理论内涵
3.2 中道思想的实现方式和途径
3.3 中道思想的应用指导
3.4 小结
4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特点
4.1 中道与中庸之道的相同点
4.2 中道与中庸之道的差异性
4.3 中道思想的突出特点
4.4 小结
5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伦理意义
5.2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对社会的启示与意义
5.3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对个人的意义
5.4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论及其现实意义[J]. 李泽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1)
[2]民主的智慧:一种旨在达成集体判断的亚里士多德式中道[J]. 约西亚·奥博,邵腾,陈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4)
[3]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思想探析[J]. 蒋欣原. 金田. 2013(11)
[4]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研究[J]. 徐鸣,李建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5]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探究[J]. 武书静. 现代交际. 2012(03)
[6]浅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J]. 赵颖. 大众文艺. 2011(08)
[7]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中道观及其对当代德育教育的影响[J]. 李鑫. 法制与社会. 2010(27)
[8]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J]. 王成光,刘笔利,王立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9]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J]. 晁乐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1)
[10]理性、中道与幸福——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J]. 杨豹.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博士论文
[1]中庸与中道[D]. 晁乐红.湖南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研究[D]. 戴春巍.延边大学 2011
[2]亚里士多德制度伦理思想研究[D]. 张力学.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3352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历史渊源
2.1 中道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2 中道思想的认识根源
2.3 小结
3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本质内涵
3.1 中道思想理论内涵
3.2 中道思想的实现方式和途径
3.3 中道思想的应用指导
3.4 小结
4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特点
4.1 中道与中庸之道的相同点
4.2 中道与中庸之道的差异性
4.3 中道思想的突出特点
4.4 小结
5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伦理意义
5.2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对社会的启示与意义
5.3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对个人的意义
5.4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论及其现实意义[J]. 李泽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1)
[2]民主的智慧:一种旨在达成集体判断的亚里士多德式中道[J]. 约西亚·奥博,邵腾,陈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4)
[3]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思想探析[J]. 蒋欣原. 金田. 2013(11)
[4]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研究[J]. 徐鸣,李建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5]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探究[J]. 武书静. 现代交际. 2012(03)
[6]浅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J]. 赵颖. 大众文艺. 2011(08)
[7]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中道观及其对当代德育教育的影响[J]. 李鑫. 法制与社会. 2010(27)
[8]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J]. 王成光,刘笔利,王立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9]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J]. 晁乐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1)
[10]理性、中道与幸福——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J]. 杨豹.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博士论文
[1]中庸与中道[D]. 晁乐红.湖南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研究[D]. 戴春巍.延边大学 2011
[2]亚里士多德制度伦理思想研究[D]. 张力学.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3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033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