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德位关系的道德意涵——马一

发布时间:2017-06-05 05:19

  本文关键词:德位关系的道德意涵——马一浮《孝经大义》中的“五孝”思想及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五孝"为《孝经》中的五章,本指庶人至天子五种不同等级的行孝方式。马一浮《孝经大义》将"五孝"这一政治性较强的内容转化为伦理性的解释。以儒家的德位合一理想为前提,通过"爵名皆为德名"的论述,将"五孝"的政治意涵置换为道德意涵。又借助佛教的俗谛、真谛之说消解了困扰历代儒者的有德者无位这一伦理问题,通过分析正报、依报的不同,指明内向的道德修养方式。用道德意涵统摄政治意涵,以伦理德性的提升为目的,成为马一浮《孝经》解释的基本方向。道德语境中的"五孝"为儒者修身进德提供了经典依据,并体现了《孝经》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德位 政治 道德 真谛 俗谛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孝经》在历史上颇受重视。它或与《春秋》并列,或与《论语》并称,其意义可以从政治和伦理道德两方面来阐发。马一浮的《孝经大义》是其1940年3月至9月间在复性书院讲学的讲稿,共七卷,收作《复性书院讲录》的一部分。马一浮讲解《孝经大义》的时代,中国已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佛日;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J];法音;1995年02期

2 姚卫群;;印度几部重要佛典中的“二谛”观念[J];佛学研究;2012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义俊;;文景之治与儒家思想[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牛磊;;马一浮的孝道思想浅探[J];儒藏论坛;2013年00期

3 朱兴和;;晚年马一浮的诗境与心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毕晋锋;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钟小明;朱熹仁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路晓;朱熹《论语集注》训诂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陆野;朱熹《论语集注》之训诂成就[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双;从《十力语要》的改定看熊十力中期思想之变化[D];湖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试论马一浮的学术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4期

2 櫖一浮;;马一浮书法[J];中国文化;2012年02期

3 no一介;;《马一浮全集》序[J];中国文化;2012年02期

4 滕复;从义理名相之关系看儒、释、道的分别——马一浮的义理名相论解析[J];浙江学刊;2001年05期

5 柴文华;旧瓶装旧酒——论马一浮的哲学思想[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许宁;马一浮的本体功夫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许宁;文化抉择的儒学省思——马一浮文化哲学导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邓新文;从马一浮再思士之为士[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邓新文;;马一浮之学及其定位问题[J];学术界;2006年04期

10 李国红;;浅析马一浮以禅解儒[J];兰州学刊;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迎刚;马龙潜;;马一浮对传统儒家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上虞市人民政府市长 叶时金;马一浮的学术思想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8年

2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王宇;新世纪马一浮研究成果的全新展示[N];光明日报;2008年

3 尹华;国学大师马一浮的“乐山羁旅”之叹(上)[N];乐山日报;2010年

4 阎树军;马一浮献联[N];人民政协报;2002年

5 散木;马一浮的“笑”和“哭”[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 滕复;马一浮早年杭州隐居和治学点滴[N];光明日报;2008年

7 吴光;《马一浮全集》与《马一浮书法集》[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浙江大学讲师 李杭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阳明学系列研究”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 吴光;今天,我们缘何纪念马一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宋亚娟;国学大师马一浮和乐山复性书院[N];乐山日报;2005年

10 楼达人;马一浮与刘师培[N];团结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党辉;马一浮之心学理学融合论[D];复旦大学;2006年

2 刘炜;马一浮的六艺论与诗学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斌;民国《论语》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马一浮与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彦堂;马一浮艺术哲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张艳艳;马一浮儒学教育思想和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丽莎;论马一浮的易之三义思想[D];湘潭大学;2013年

5 彭战果;马一浮“正名在于正心”命题分析[D];兰州大学;2006年

6 郭泗昌;马一浮的六艺论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姚yN;马一浮心学思想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晓伟;马一浮“六艺论”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孙文文;马一浮对中国传统思想的阐释[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邱明涛;马一浮“六艺论”考论:以普遍主义问题为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德位关系的道德意涵——马一浮《孝经大义》中的“五孝”思想及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23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1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