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爬坡论

发布时间:2017-10-06 07:21

  本文关键词:道德爬坡论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 道德爬坡 道德滑坡 市场经济


【摘要】: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新闻媒体不断报道的不道德现象,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道德状况的变化。有学者提出“道德滑坡论”,认为我国道德相比较以往历史时期有很大不足,道德水平下滑。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看待我国道德现状,全面的、辩证的分析我国道德现状实质,我认为我国道德正在爬坡,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与以往时期相比,虽然仍然存在一些不道德的现象,但主流是进步的,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实质是爬坡。本文共有五个部分,其主要框架和研究内容如下:绪论包括选题意义,分析评述目前我国对道德现状的研究状况以及提出研究的目的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提出道德爬坡,指出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的发展是迂回曲折的过程,总趋势是不断进步和上升的,虽然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现象,但不能因为这些个别的现象否定我国道德总体的进步。然后从理论和现实出发,提出了道德爬坡的依据,道德爬坡论的提出是符合我国现实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接着提出了判断道德爬坡的原则和标准,只要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使人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道德就是进步的。第二章,道德爬坡的表现,指出了道德发展是符合道德爬坡原则和标准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更加真实,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为人民服务成为了道德的核心,人民群众自觉为他人服务;义利道德与时俱进,增强了人的主体性;从平均主义到公平竞争,使人们的分配更加公平;自由平等使人们拥有了平等的观念,人们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诚实守信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普遍遵守的道德。第三章,是道德爬坡论的启示,指出了道德滑坡论没能够辩证的看待我国道德状况,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我国道德状况,同时提出我们应该继续加强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完善制度规范、加强道德教育、规范舆论监督、推动道德实践活动。
【关键词】:道德 道德爬坡 道德滑坡 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7
  • (一)选题意义11-12
  • 1、现实意义11-12
  • 2、理论意义12
  • (二)研究现状12-16
  • (三)研究目的及创新16-17
  • 1、研究目的16
  • 2、研究创新16-17
  • 一、道德爬坡论的提出17-22
  • (一)道德与道德爬坡17
  • (二)道德爬坡的依据17-19
  • 1、理论依据17-18
  • 2、现实依据18-19
  • (三)道德爬坡的评价标准19-21
  • 1、道德评价标准的原则19-20
  • 2、道德评价标准的确立20-21
  • 本章小结21-22
  • 二、道德爬坡的表现22-48
  • (一)集体主义道德的爬坡22-26
  • 1、扭曲的集体主义道德22-24
  • 2、真实的集体主义道德24-25
  • 3、集体主义道德从扭曲到真实25-26
  • (二)为人民服务道德的爬坡26-30
  • 1、作为政治原则的为人民服务27-28
  • 2、作为道德核心的为人民服务28-29
  • 3、为人民服务从政治原则到道德核心29-30
  • (三)义利道德的爬坡30-35
  • 1、重义轻利道德的时代局限性31-32
  • 2、义利并重道德的与时俱进32-33
  • 3、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33-35
  • (四)公平竞争道德的爬坡35-39
  • 1、平均主义缺乏现实基础35-36
  • 2、公平竞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36-38
  • 3、从平均主义到公平竞争38-39
  • (五)自由平等道德的爬坡39-42
  • 1、虚假的自由平等39-40
  • 2、真实的自由平等40-41
  • 3、自由平等从虚到实41-42
  • (六)诚实守信道德的爬坡42-46
  • 1、缺乏诚信破坏生产的发展43-44
  • 2、市场经济需要诚信道德44-45
  • 3、市场经济诚信道德的进步性45-46
  • 本章小结46-48
  • 三、道德爬坡论的启示48-55
  • (一)辩证的看待我国道德状况48-50
  • 1、道德滑坡论不能辩证的看待问题48-49
  • 2、应辩证的看待不道德现象49-50
  • (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50-55
  • 1、坚持集体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50-51
  • 2、完善道德制度51-52
  • 3、规范舆论监督52-53
  • 4、加强道德教育53
  • 5、推动道德实践53-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62
  • 附件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菊枝;当今道德滑坡透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周宏;道德标准与标准之标准[J];道德与文明;1999年01期

3 杨曾宪;简论道德规范的缺位与错位[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4 李承宗;道德滑坡的再认识[J];湖南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5 许启贤;关于当前道德“滑坡”、“爬坡”问题的辨析[J];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06期

6 周道华;;道德建设与国家发展模式转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7 朱梅;道德建设的再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张忠华;论现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困惑[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0期

9 于然;论道德与道德滑坡[J];理论前沿;2004年06期

10 戴木才;;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我国的道德状况[J];红旗文稿;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彬;走出道德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灵来;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郝相钦;社会变革的道德透视[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小锡;经济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万时乐;个体道德能力的消解与反消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戬;和谐道德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文轩;社会转型期下的公共道德重建[D];浙江大学;2013年

2 鞠阳;基于制度视角的转型中国道德困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申亚沛;当前我国道德冷漠现象的伦理学探析[D];郑州大学;2013年

4 葛坤;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伦理道德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1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81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e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