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反社会人格——刑事犯罪之人格基础

发布时间:2017-11-01 22:08

  本文关键词:反社会人格——刑事犯罪之人格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反社会人格 概念 形成与发展


【摘要】:虽然东西方文化以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概念系统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对人格存在不同的认识,但不管人格的概念、含义多么丰富复杂,人格问题多么抽象神秘,它都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法律、道德等范畴中进行考察。个体社会化过程形成的反社会人格,是刑事犯罪之人格基础,也是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内部原因。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监狱;
【关键词】反社会人格 概念 形成与发展
【分类号】:D917.3
【正文快照】: 任何犯罪行为的实施,都不是犯罪人犯罪心理的简单外化,而是犯罪者的人格基础与外部的犯罪情景(诱因、条件及机遇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事物运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两种实然状态的“契合”。其中,犯罪者的人格基础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必然”状态,也即是犯罪行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王长乐;文化、人格及其教育学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葛明贵;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苏国红;虚拟自我与心理健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王友昌,王树明;体育与中学生的社会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6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王丽萍;人格与政治:政治心理学领域核心关系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薛祚~,

本文编号:1128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28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