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侦查权的重组
本文选题:检察机关 + 检察官 ; 参考:《政治与法律》2000年05期
【摘要】:我国刑诉法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为侦查机关,,各自对一定案件享有侦查权,但这并不能有效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和加强反腐败斗争。本文认为,应该通过侦查权的重组,实现侦检一体化,使检察机关具有对公安侦查的指挥权。
[Abstract]: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our country stipulates that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 procuratorates are the investigative organs, and each has the right to investigate certain cases, but this can 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pervisory function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and strengthen the struggle against corruption. In this paper, we shoul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inspection through the reorganization of investigation power and make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have command power over public security investig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分类号】:D91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经林,吴东;论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陈传胜;刑事再审理由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马保卫;我国侦查模式的特点及其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吴东,范圣兵;刑事简易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汪良敏;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机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曹达全;试析美国辩诉交易中控辩力量对比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王国春;论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梁冬梅;关于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的立法建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贾成宽;借鉴辩诉交易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兴良;;为辩护权辩护——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辩护权[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蒋丽华;;辩护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问题研究[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品新;;我国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问题分析——兼论我国应构建平衡的调查取证制度[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严本道;;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法理分析[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钢;;论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调查证据的权利[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廖美珍;问答:法庭话语互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刘东亮;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张小玲;刑事诉讼客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强;论刑事诉讼的功能[D];湘潭大学;2004年
2 曾鼎新;论死刑复核程序[D];湘潭大学;2003年
3 李承华;刑事侦查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1年
4 陈桂蓉;公诉人的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姚剑波;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张中;论刑事证据展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刘德宏;论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司法审查[D];安徽大学;2001年
8 史毅芳;论附带于刑事诉讼的民事诉讼[D];厦门大学;2001年
9 许玲;论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D];苏州大学;2002年
10 黄进;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曙生;陈平;唐斗;;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监督机制的法理分析与制度构建[J];西部;2011年18期
2 肖军;;法国侦查主体有关问题初探——兼与中国侦查主体比较研究[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陈涛;王俊;李森;闫永黎;;侦查权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以法制部门审核刑事案件为视角[J];犯罪研究;2011年03期
4 程军伟;薛怀祖;;“人肉搜索”在侦查中的运用及其规制[J];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5 欧阳爱辉;袁勤;范文峰;谭泽林;;对私人调查业的价值评断[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朱帆远;;统计学家改判糊涂案[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6期
7 张臻;;重庆沙坪坝:外来未成年人“非监禁化”改革[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8 李影;宋家宁;庄璐;;侦查工作中程序违法原因[J];中国刑事警察;2010年02期
9 吴照美;;新《律师法》对侦查办案的影响[J];中国刑事警察;2010年03期
10 王敏远;李贵方;张鸿巍;李建明;雷小政;左卫民;陈卫东;;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与矫正的域外比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闫景晟;;论少年犯罪转向处分的标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玄龙培;蔡钟敏;金钟哲;崔红日;徐京男;;韩国的法医鉴定制度[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3 张磊;邹志虹;;从法医角度谈司法鉴定体制改革[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犯罪学论丛》编委会[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明耀 通讯员 刘志平;大检察官走进“帮教基地”[N];检察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洪善斌;仪征:派出所里来了常驻检察官[N];人民公安报;2009年
3 ;平山区“检察官办公室”进驻派出所[N];本溪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花耀兰 通讯员 周晶晶 陈楚平 涂小平;武汉新洲:检察官联络派出所[N];检察日报;2011年
5 张建如;检察官支招揭“画皮”[N];江苏法制报;2009年
6 记者 朱建军 通讯员 肖宏伟;嫌疑人翻供 检察官还原真相[N];检察日报;2011年
7 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杨阳 高建华;徐州12个派出所设“检察官引导调解工作室”[N];人民公安报;2010年
8 本报通讯员 杨崇华 吴静 本报记者 杜晓;检察官披露 招工诈骗披上“合法”外衣[N];法制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杜晓;检察官披露高校职务犯罪新动向[N];法制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荣君 本报通讯员 邢邦明;维护正义的使者[N];天津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蒋石平;侦查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左德起;职务犯罪侦查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华;检察一体化视野中的职务犯罪侦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承保;试论职务犯罪侦查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夏胜炎;论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及其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8年
4 李一中;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姜涛;侦查程序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蒋家祥;刑事侦查启动程序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郝怀川;论侦查程序的司法控制[D];四川大学;2002年
8 蒋颖;侦查行为中的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周军;犯罪心理测试(测谎)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董琼;论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0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85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