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危险话语”视阈下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安全政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8-02-01 18:52

  本文关键词: 话语 “危险话语” 成本规避 巴基斯坦 美国 出处:《南亚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话语是在一定语境下互动行为体之间观念的交换与权力关系的反映。"危险话语"是一国对他者安全形势的危险性描述,其生成与行为体的成本规避动机息息相关。在安全领域,出于成本规避的综合考虑,国家倾向于使用"危险话语"。防止自身安全遭受威胁与美巴关系破裂,是美国对巴基斯坦频繁使用"危险话语"的深层次原因。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危险话语"体现在政府、研究人员以及媒体和民众等各个层面。它驱使美国采取预防性政策应对来自巴基斯坦的"危险"。"危险话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出现更危险的局面,但进一步刺激了巴基斯坦的反美情绪,加剧了美巴双方的相互猜疑。
[Abstract]:Discourse is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the reflection of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ctive actors in a certain context. "dangerous discourse" is a dangerous description of the security situation of the other in a country. In the field of security, because of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cost aversion, countries tend to use "dangerous words" to prevent their own security from being threate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akistan to break up. It is the deep reason for the frequent use of "dangerous words" by the United States against Pakistan, and the "dangerous word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Pakistan are reflected in the government. Researchers and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at all levels. It drives the United States to adopt a preventive policy in response to "danger" from Pakistan. "dangerous words." To some extent, though, it helps to avoid a more dangerous situation. But it further stimulated anti-American sentiment in Pakistan and heightened mutual suspicion between the US and Pakistan.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2016年度西安市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及其对‘一带一路’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F6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35.3;D871.2
【正文快照】: 早在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伊始,美国便与其建立了外交关系。冷战时期,美国为削弱苏联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与巴基斯坦关系密切。冷战结束后,巴基斯坦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大为下降,美国转而采取“重印轻巴”的南亚政策。“九一一”事件后,在美国“要么盟友,要么敌人”的逻辑下,巴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民旺;;印度对特朗普时期印美关系既担忧又期待[J];世界知识;2016年24期

2 谢许潭;张明明;;美巴主流英文报纸对两国反恐合作解读的对比分析[J];南亚研究;2015年03期

3 兰江;;论美巴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2014年03期

4 曾向红;杨恕;;美国中亚研究中的“危险话语”及其政治效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1期

5 叶淑兰;;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建构刍议[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杨文静;;后拉丹时代美巴关系走向探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6期

7 郑瑞祥;;美国阿富汗新战略中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8 唐孟生;;巴基斯坦反恐任重道远[J];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9 孙吉胜;;话语、身份与对外政策——语言与国际关系的后结构主义[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3期

10 张力;;新阶段反恐战争:巴基斯坦的处境与美巴矛盾[J];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向红;;遏制、整合与塑造:美国中亚政策的战略目标[J];俄罗斯研究;2013年05期

2 赵华胜;;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叶淑兰;;中国“和平发展”话语权探讨:争论与反思[J];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陈以定;;略论中国外交观念的演进——基于话语分析视角[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5 张殿军;;硬实力、软实力与中国话语权的建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7期

6 武瑷华;曹阳;;对等原则与外交话语[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7 王缉思;;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8 张志洲;;如何增强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J];对外传播;2011年03期

9 王伟男;;试论中国国际气候话语权的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秦亚青;;作为关系过程的国际社会——制度、身份与中国和平崛起[J];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482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482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