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美国东亚地缘战略与美-菲同盟关系

发布时间:2018-04-01 20:38

  本文选题:美国 切入点:东亚 出处:《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美国占领菲律宾伊始就带有明显的地缘政治因素。二战后,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把菲律宾变成亚洲"遏制"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地缘前哨。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被取消,美-菲同盟关系也陷入谷底。21世纪之初,全球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也加快实施战略东移,开始重新审视其东亚地缘战略。近几年,美菲不断加强军事合作,大搞联合军演,借口所谓的南海航行自由,极力在南海搅局,其中明显带有制衡中国的因素。在美国急于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菲律宾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缘支点。然而,菲新政府积极改善对华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美-菲同盟关系的发展。
[Abstract]:The US occupation of the Philippines began with obvious geopolitical factors.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made the Philippines an important geopolitical outpost in Asia's containment strategy because of the need of the Cold War.With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US military base in the Philippines was abolished, the US-Philippine alliance also fell into a trough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global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began to shift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lso acceler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eastward shift.Began to re-examine its geopolitical strategy for East Asia.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hilippines have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military cooperation and engaged in joint military exercises. Under the pretext of the so-called freedom of navig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hilippines have tried their best to stir up the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obvious checks and balances on China.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US rush to implement the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the Philippines is an important geographic fulcrum for the United States in East Asia.However, the new Philippine government actively improved relations with China, which to some extent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Philippines alliance.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834.1;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华;20世纪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历史回顾[J];国防科技;2001年02期

2 王朝华;21世纪地缘战略格局展望[J];国防科技;2001年03期

3 何道隆;论印度“地缘战略国”的地位与作用[J];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03期

4 林利民;当前世界地缘战略态势及其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1期

5 林利民;“9·11”以来美国地缘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5期

6 乌尔丽克·居罗特,安德烈亚·维特,刘可扬;欧洲的新地缘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6期

7 李靖X ,刘立群;新地缘战略背景下的欧美关系[J];欧洲研究;2005年04期

8 陈向阳;亚太地缘战略新态势与中国安全[J];太平洋学报;2005年01期

9 陈向阳;;亚太地缘战略新格局与中国安全[J];亚非纵横;2005年03期

10 林利民;;对中国亚太地缘战略的几点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缉思;;“西进”,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2 徐勇;;钓鱼岛:东亚历史与地缘战略关系再探讨[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听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负责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历史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马荣升;中国地缘战略:陆海统筹实力制衡[N];中国国防报;2013年

3 记者 尚文超;北极地区成为全球地缘战略竞争新热点[N];光明日报;2014年

4 香港《亚洲时报》 本报特约编译 郭宣;不同地缘战略目标汇聚老挝[N];世界报;2010年

5 高华;欧洲地缘战略结构变化及对我国安全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张骁虎;东北亚无法建立均势格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于山娟;美国真的衰落了吗?[N];国防时报;2011年

8 时代尖兵;打破封堵必须放开手脚[N];世界报;2012年

9 王湘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隔岸平衡手”摆下新棋局[N];中国国防报;2010年

10 杨毅 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 曾任中国驻美大使馆海军武官、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美在南海重拾“隔岸平衡手”战略[N];华夏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伟;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曲恩道;美国奥巴马政府南海地缘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刘丹;当代俄罗斯黑海地缘战略环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鞠海龙;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财;崛起视角下中国的地缘环境及地缘战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明辉;中国在中亚的地缘战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3 邱佳珩;奥巴马政府对华地缘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任双平;印度的中亚地缘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何火萍;冷战后中日两国东南亚地缘战略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迟殿堂;21世纪前期中国周边地缘战略重点初探[D];暨南大学;2004年

7 李曼;日本的岛国地位及其地缘战略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建纲;冷战后中印地缘战略关系中的美国角色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9 邓志涛;新时期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国的地缘战略意义及我国的相应政策调整[D];暨南大学;2005年

10 韩波;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地缘战略[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97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97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