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理念下的社区居民资源共享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创新 + 社区环境 ; 参考:《郑州轻工业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共享经济和服务设计时代的来临,正在逐渐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引领着人们向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一方面,随着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所需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消费方式开始从“独有”到“共享”转变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面对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习如何在减少消费的基础上满足生活的需求或生活的更好。而社会创新的提出为实现这一愿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目前,众多社会创新案例和相关研究已经表明,社会创新以可持续为目标,通过创造性的想法和措施发掘已有资源的优势,产生新的合作关系或模式,现实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一理念作为新兴力量具备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以社会创新为切入点,立足社区环境探讨社区资源共享的优势。从分析社会创新的案例和特点为起点,通过对社区环境、居民需求和过剩产能的调研分析基础上,论述社区环境内资源共享的可能性。随后,基于社会创新和社区环境的特点提出以满足需求为基础的服务价值交换策略,将社区居民拥有的无限产能资源用于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多样化的需求,激活过剩产能,创造服务价值。最终,以服务设计的方法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服务系统,为实现“消费的更少,生活的更好”的美好愿景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提供情景参考和现实途径。
[Abstract]:The era of sharing economy and service design is gradually changing the way of life and leading people to sustainable direction.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end and green consumption concept deeply rooted in the people, people began to change from "unique" to "sharing" and stimulate a huge market space and economic benefit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face of the rising cost of liv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learn how to meet the needs of life or better life on the basis of reducing consumption. Social innovation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vision. At present, many cases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relat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cial innovation aims at sustainability, through creative ideas and measures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existing resources, to produce a new partnership or mode, realistic sustainable lifestyle. As a new force, this concept has the function of improving life 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Taking social innov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community resource sharing based on community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mmunity environment, residents' demand and excess capac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resource sharing in community environment. The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 a service value exchange strategy based on satisfying demand is put forward. The unlimited capacity resources owned by community residents are used to solve the need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diverse lives and to activate excess capacity. Create service value. Finally, the community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the method of service design, which provides scenario reference and realistic way for realizing the better vision of "less consumption, better life" and sustainable way of lif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6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徒·康格,赖海榕;社会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04期
2 王鹏,林聚任;社会创新与社会发展[J];理论学习;2002年12期
3 蒋泓;;政府在社会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4 臧雷振;;社会创新的国际比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5 何增科;;社会创新的十大理论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5期
6 孔祥利;;社会创新的方法:从评估切入[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8期
7 邓;俞可平;;社会创新呈现七大趋势[J];当代社科视野;2012年01期
8 张瑞东;;基于社会创新视角下的慈善资本主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3期
9 李敢;;从“烘焙”到“熟化”,社会创新之设计与发展——欧洲“城市创造力与社会创新”系列研究之译介与议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10 耿春雷;陈雪娇;;人是社会创新的灵魂[J];社会与公益;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易小平;;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创新管理[A];海南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工作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红亮;;组织文化与社会创新——对社会创新构成因素的思考[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吴昆;;不断探究 让我们的教育与众不同——浅谈校长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4 孙启贵;徐飞;;STS视野下的社会创新探析[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董阳;;传统节日的社会创新模式研究[A];2012年第八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杨丽平;巫常青;;《学校、家庭、社会创新教育的整体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希良;社会创新呼唤政府采购创新[N];中国财经报;2007年
2 记者 李凝;多国专家学者共叙“社会创新”[N];科技日报;2006年
3 龙宁丽;“中国社会创新奖励与研究计划”项目启动[N];人民日报;2010年
4 ;金融机构,社会创新的“教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5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俞可平;社会创新的若干趋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我国社会创新呈现7大趋势[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社会创新的若干趋势[N];北京日报;2012年
8 记者 李强 通讯员 粤社宣;积极推动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建设[N];南方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李强 通讯员 粤社宣;我省拟再征集两批社会创新观察项目[N];南方日报;2012年
10 通讯员 徐美龙;借鉴学习先进深推进我市社会创新工作[N];西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桂平;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社会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苏赞;社会创新理念下的社区居民资源共享服务系统设计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7年
2 杨秋月;基于社区的设计与社会创新[D];湖南大学;2011年
3 贾兆义;社会创新视阈下创新型国家社会基础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张晓涵;基于社会创新理论的盲人导航导路系统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杨铮铮;基于城市社区的设计与社会创新[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4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7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