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成长的中国语境及其逻辑
本文选题:社会成长 + 历史逻辑 ; 参考:《求实》2017年08期
【摘要】:在一般的逻辑中,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为社会成长创造了必要的空间,但在中国特定语境下,社会成长自有特殊的历史、政治和法治的逻辑。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始终坚持对党、国家和社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从政治上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与执政党的双重角色,导致政党、国家、社会三方有效互动明显不足,制约了独立的社会成长。从法治上看,坚持党的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的提出,为构建法治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保证。我国的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执政党在领导、建构社会成长的同时,将法治意识融入政党与社会,使社会成长有更大的政治空间,也使党的领导和执政有更大的社会空间和法治内涵。
[Abstract]:In general logic, the separ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creates the necessary space for social growth, but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China, social growth has its own logic of history, politics and rule of law. Historically,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ruling goal,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ety, 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has also constituted the most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litically, the dual rol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ruling party lead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interaction among the political party,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which restricts the growth of the independent socie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ule of law, insisting on the goal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an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under the rule of law. The ideal model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state and the social relations in our country should be that the ruling party should lead and construct the social growth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egr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rule of law into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society, so that the social growth will have more political space. Also make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has a greater social spa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党建思想研究”(16ZZD036)
【分类号】:D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恒山;;论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郭道晖;治党:固守陈规还是与时俱进——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领导党的历史转变[J];法学;2002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林;;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N];人民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裕富;;社会成长的中国语境及其逻辑[J];求实;2017年08期
2 汪火良;;论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一致性的逻辑实践[J];领导之友;2017年13期
3 罗许成;;中国政治有关“核心”叙事的历史逻辑与表达[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4 郝云青;;从抗战精神中论党的领导[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5 李阳;;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J];领导之友;2016年17期
6 邢斌文;;论中国共产党的宪法形象及其具体化[J];研究生法学;2016年01期
7 谢霄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J];甘肃理论学刊;2015年06期
8 姜裕富;齐卫平;;坚持党的领导三个相关概念的辨析[J];理论探讨;2015年06期
9 罗星;;现代国家建设视角下的政党领导和依法治国[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年11期
10 唐圣华;田力;周海全;;高校辅导员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举措[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恒山;;略论文明转型[J];学术交流;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荣娟;;区域公共治理中的公民社会成长:意义、问题与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理性的力量见证社会成长[J];中国工会财会;2012年12期
3 黄金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公民社会成长关系刍议[J];人民论坛;2013年29期
4 欧巧云;;试论公民社会成长对于社会稳定的双重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5 伊文;;从汶川到芦山:灾难见证公民社会成长[J];中国减灾;2014年07期
6 唐皇凤;;社会成长与国家治理——以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分析对象[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宋学勤;;制度创新与社会成长——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建设经验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8 欧阳兵;;从社政式治理到社团式治理——乡村公民社会成长的60年[J];岭南学刊;2009年05期
9 陈启迪;;公民社会成长与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从“管理”到“治理”[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转型成功依赖公民社会成长[J];当代社科视野;2013年Z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好光;新媒体成推进社会成长新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毕舸;善款处理困境考验慈善社会成长[N];经济视点报;2008年
3 记者 王茜;新媒体已成为推进社会成长的新力量[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4 本报记者 寻晓燕;公民社会成长的里程碑[N];湘声报;2008年
5 杨雪冬 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深化改革要有“钉钉子精神”[N];文汇报;2013年
,本文编号:1850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5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