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安徽省农村女性农业生产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01:03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农村女性农业生产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变迁,农村中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农村中的女性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表现出滞后于男性。因此,在农业生产劳动力方面,男性劳动力比重不断降低、女性劳动力比重逐渐增加,女性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在全国各省份中,安徽省农业女性化趋势表现尤为明显,在农业生产中女性劳动力数量已明显多于男性,农村女性劳动力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而农业女性化这种趋势必然会对农业生产以及未来发展、农村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主要利用六普数据对安徽省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为进-步了解在从事第一产业中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参与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形式对安徽省八县一区进行实证调研,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妇女生产意愿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此来探讨不同因素对农村妇女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及变动趋势。通过五普、六普数据分析发现,安徽省在总人口就业中,男性就业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在农林牧渔业就业中,男性的比例在逐渐降低,而女性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加大且多于男性,可见,安徽省农业女性化趋势明显。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安徽省农业女性化的成因和影响。在对安徽省农业女性化的成因分析上,本文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农业女性化趋势形成的三个原因:农村女性知识结构因素、女性自身因素、家庭理性选择因素。在对农业女性化影响的研究上,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从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一是农业女性化存在降低农业生产率的风险;二是农业女性化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安徽省农业女性的参与现状。在对安徽省农村1367位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调查结果来看,安徽省农村女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龄基本上在65周岁以下,且连续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较长,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农业科普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培训等困境。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农业女性的参与意愿进行研究。此部分是论文的研究重点。影响农村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的因素有很多,在个体特征中主要有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连续从事农业生产时间以及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情况这4个变量;在家庭特征中家庭总收入、家庭农业收入、家庭农业生产成本、种植农作物品种、数量决策这4个变量对女性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在外部环境特征中,周围土地流转情况、耕地分布状况以及农业生产方式这3个变量对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显著影响。第六部分为结论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女性 农业生产 安徽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7;D669.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论10-2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11-12
  • 三、相关文献综述12-15
  • (一) 农业女性化的起源与发展12
  • (二) 农业女性化的成因12-14
  • (三) 农业女性化的影响14-15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15-16
  • 五、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6-19
  • (一) 概念界定16
  • (二) 理论基础16-19
  • 六、研究设计19-22
  • (一) 数据来源19
  • (二) 变量设置19-20
  • (三) 分析方法20-22
  • 第二章 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及变动趋势22-28
  • 一、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分布及特征22-23
  • 二、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及其变动23-25
  • 三、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区域比较25-28
  • (一) 安徽省各地市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差异25-26
  • (二) 安徽省农村女性劳动力比重高于全国大多省市,位于前列26-28
  • 第三章 安徽省农业女性化成因及影响分析28-37
  • 一、安徽省农业女性化成因分析28-32
  • (一) 农村女性人口素质偏低阻碍女性劳动力非农转移28-29
  • (二) 女性的自身特征限制了农村女性向非农产业转移29-30
  • (三) 家庭理性选择制约了女性非农产业转移30-32
  • 二、农业女性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32-37
  • (一) 农业女性化存在降低农业生产率的风险32-34
  • (二) 农业女性化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34-37
  • 第四章 农村女性参与农业生产现状分析37-43
  • 一、安徽省农业女性基本特征及家庭状况37-39
  • (一) 农业女性劳动力基本特征37-38
  • (二) 农业女性劳动力家庭状况38-39
  • 二、安徽省农业女性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状况39-43
  • (一) 获得农业知识讲座或技能培训情况39-40
  • (二) 女性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情况40-43
  • 第五章 农村女性农业生产参与意愿研究43-52
  • 一、影响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的单因素分析43-47
  • (一) 不同个体特征对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43-45
  • (二) 不同家庭特征对女性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影响45-46
  • (三) 不同外部环境特征对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46-47
  • 二、影响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47-52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52-56
  • 一、结论52-53
  • 二、思考与建议53-56
  • (一) 完善农村女性教育,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和农业技能水平53-54
  • (二) 加快就地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女性非农产业转移54-55
  • (三)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以及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认真总结多年的经验 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水平[J];创造;1960年10期

2 ;认真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社论)[J];前线;1960年20期

3 任农;;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J];前线;1962年12期

4 苏星;;农村青年的一个重要课题[J];前线;1962年19期

5 王金陵;;提高农业生产应考虑的几个问题[J];群言;1991年07期

6 崔本仓;村头荒也应珍惜[J];乡镇论坛;1997年11期

7 李树浦;;领导下大力气抓 就能夺得农业生产丰收[J];广西政报;1989年09期

8 ;总结大会,动员大会——祝山西省一九五四年农业生产模范给奖大会胜利闭幕[J];山西政报;1955年04期

9 ;湖南省人民委T峄崤鷱I商业厅“关于召开全省各专、州、市商业局长会媝的报告”[J];湖南政报;1959年03期

10 ;湖南省人民委会T崤鷱I省邮电局“关于提前P车莞鱹党政部门有关农业生产指示的电报电妐的意墜”[J];湖南政报;195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克勤;;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郑义;申眺;刘中平;;化肥在河南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展望[A];中国化肥100年回眸——化肥在中国应用100年纪念[C];2002年

3 陈建林;杜东英;胡家权;刘石柱;;曲靖农业生产发展的思考[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4 陈建林;杜东英;胡家权;刘石柱;;曲靖农业生产发展的思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佟德禄;;我经历的农业生产合作化[A];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4期)[C];2012年

6 王晓;马新建;郭栋;;广饶县近30年气象灾害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周述学;马玲;田磊;;2008冬季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与对策[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杨国凯;韩大鹏;;宏观形势变化对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高天明;王塞景;;关于在农业生产中增加科技含量的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兰红云;姚俊蕊;曹晓云;;无害化农业生产的几点体会(摘要)[A];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安;迅速掀起春季农业生产高潮[N];开封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峗;我市部署春季农业生产工作[N];韶关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志宏;我区秋季农业生产水情形势严峻[N];喀什日报(汉);2009年

4 记者 杨宝迪;抢前抓早 打赢农业生产“第一战”[N];长春日报;2013年

5 周晓光 记者 樊琼;2012年我市农业生产稳定增长[N];咸阳日报;2013年

6 记者 杨正林;抓全抓实保障农业生产[N];西藏日报(汉);2013年

7 记者 张国胜;地区全力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8 记者 李晓斌;传达贯彻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落实国务院和省领导重要批示和讲话[N];邯郸日报;2013年

9 记者 武孝军;一季度农业生产喜忧相伴[N];衡阳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邹汉青 吴文娟 通讯员 楚宗山;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N];湖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黎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2 邵培杰;中国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西爱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决策与管理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祁慧博;农户生产、消费和非农劳动联动增长机理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方海兴;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章牧;东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评价与信息技术示范[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贾政翔;构建我国现代农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9 吴桢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黄铁庄;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彩玢;农业生产的高成本及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郭雪原;公共服务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锐;黑龙江省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杨阳;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演进机制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5 肖志敏;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马燕;土地零星流转的效应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李治坤;基于野生动物保护视角下的农业生产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8 马福明;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付春;安徽省农村女性农业生产参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李林;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农业生产[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农村女性农业生产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97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