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面向地方治理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与程序构建 ——基于温岭、彭州两地实践案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1 06:02
  协商民主作为西方学界的理论创新,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西方众多学者的解释和分析。自上世纪,协商民主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国内学者对其同样给予较高的关注和认同。与此同时,以温岭市民主恳谈为代表的地方协商民主实践正悄然而生。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更是把协商民主的定位提升到了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方向的战略层面。在这之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背景下,协商民主的理论孕育和实践创新,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价值与作用,助力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体而言,地方治理是协商民主的主要场域,虽然国内各地(浙江温岭、四川彭州、云南盐津等)都开展了协商民主实践,但个案之间缺少全方位的对比。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对协商民主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个案本身微观层面的操作方法,而忽视协商民主在经历兴起、发展、转型、创新等过程中,与地方治理之间的效应与机制。因此,本文关注地方政府在治理现代化语境下开展的协商民主实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温岭模式和彭州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将焦点放在协商民主启动、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上。通过结合两地协商民主的历史演进和最新动...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地方治理与协商民主基本问题辨析
    (一) 地方治理与协商民主的内涵
    (二) 地方治理与协商民主的辩证关系
三、国内基层协商民主典型实践案例分析
    (一) 浙江温岭的决策型民主恳谈与参与式预算
    (二) 四川彭州的村民议事会与社会协商对话
    (三) 温岭和彭州协商民主的共性与个性分析
四、基层协商民主的机制构建与程序设计
    (一) 核心价值与基本原则
    (二) 启动背景与议题锚定
    (三) 协商主体的产生、组成与表达
    (四) 议事规则与流程技术
    (五) 决议共识的执行与反馈
    (六) 一个综合性的框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9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039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