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1918年南京地区鼠疫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8 02:34
  1917-1918年,中国绥远(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西一带发生鼠疫。疫情迅速扩散到周边多个省市,逐步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灾难,人民深受其害。北洋政府高度关注,下令各地方政府制订卫生防疫章程,切实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南京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展防治鼠疫的检疫工作,尤其是对进入南京的津浦铁路的浦口站加强防控,以期阻止鼠疫传入。由于种种原因,南京地方政府未能阻止鼠疫侵袭金陵,造成民众死亡、人心惶恐。此后,南京地方政府在防疫总局的协助下,采取了一系列鼠疫防治措施,引导南京居民积极参与、配合,最终成功遏制了鼠疫的传播。探究1918年南京鼠疫发生的原因及南京地方政府的应对措施,既可以考察南京地方政府在防治鼠疫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又能够通过南京鼠疫防治这一案例折射出近代中国公共卫生防疫的整体水平及其存在的薄弱环节。目前,学术界对1918年南京鼠疫鲜有研究,只是相关论著中偶有提及,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因此,研究1918年南京鼠疫具有一定的学术原创意义。本文以1918年南京地方政府防治鼠疫为研究对象,概括了民国初年南京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鼠疫在南京发生及扩散的原因,剖析了...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京防疫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南京公共卫生防疫的历史回顾
        (一) 南京瘟疫的部分记录
        (二) 社会面对瘟疫的应对措施
    第二节 近代南京公共卫生机构
        (一) 公共卫生行政机构
        (二) 公共卫生防疫机构
第二章 鼠疫发生及蔓延的原因
    第一节 山西鼠疫传入南京
        (一) 鼠疫沿津浦铁路传入
        (二) 南京鼠疫的发生
        (三) 居民、地方当局处理不当致鼠疫蔓延
    第二节 民众公共卫生观念的缺失
        (一) 居民公共卫生观念淡薄
        (二) 迷信陋俗的广泛存在
    第三节 公共卫生环境恶化
        (一) 公共卫生环境的状况
        (二) 公共水源遭到污染
    第四节 鼠疫传播的其他因素
        (一) 战乱助长鼠疫扩散
        (二)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 南京地方当局的应对措施
    第一节 控制传染源
        (一) 中断客运交通
        (二) 限制乘客出行
        (三) 加强卫生检疫
        (四) 对患者执行隔离
    第二节 切断传播途径
        (一) 开展清洁、消毒工作
        (二) 组织民众戴防疫面具
    第三节 加强人群聚集地的管控
        (一) 禁止公共场所营业
        (二) 学生停课并有序转移
    第四节 防治鼠疫的其他措施
        (一) 筹集卫生防疫经费
        (二) 宣传卫生防疫知识
        (三) 专业人员通力合作防治鼠疫
第四章 鼠疫防治取得的成绩及不足
    第一节 鼠疫防治取得的成绩
        (一) 疫毙人数较少
        (二) 防治周期较短
    第二节 鼠疫防治的不足之处
        (一) 临时防疫行为较为普遍
        (二) 缺乏部分医疗资源
        (三) 中医防治不理想,未普及西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40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040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