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总统大选及其政治发展态势研判
本文选题:阿富汗政治 切入点:总统选举 出处:《西亚非洲》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驻阿富汗美军和北约联军将从阿富汗撤出主要作战部队,2014年阿富汗总统大选因此成为影响本国和平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迄今为止,大选一波三折,尤其是阿卜杜拉和加尼进入第二轮选举后,因出现大规模舞弊行为,选举一度陷入困境。尽管如此,在美国斡旋以及客观形势推动下,将来有可能产生某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或由其中一方主导未来的政府。受内在分歧制约,阿富汗未来新政府可能比较弱势,同时面临美国撤军后严峻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考验。而竞选双方提出的一些共同执政理念,深刻地反映了新形势下阿富汗为确保生存和发展做出的理性思考,因此有可能成为未来政策的一些基本面。
[Abstract]:The US military and NATO coalition forces in Afghanistan will withdraw their major combat forces from Afghanistan, and the 2014 Afgh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has therefore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in affecting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So far, the elections have had a series of twists and turns. In particular, after Abdullah and Ghani entered the second round of elections, the elections were once in trouble because of massive fraud. Nevertheless,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United States' mediation and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it is possible to produce some form of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the future. Or a future government led by one of the parties.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internal differences, the future Afghan government may be relatively weak, and at the same time will face sever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tests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US troops. And some co-governing ideas put forward by both sides of the election. It deeply reflects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Afghanistan to ensure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o it is possible to become som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future polic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
【分类号】:D73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富汗战况[J];国际展望;2002年01期
2 韩继伟;;伊朗在阿富汗重建中的影响和作用探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袁阿民;;苏联会如期从阿富汗撤军吗[J];世界知识;1988年08期
4 罗英杰;;将源于阿富汗的安全威胁降至最低[J];世界知识;2014年06期
5 王世达;;以地区合作求解阿富汗难题[J];世界知识;2014年06期
6 王凤;;阿富汗和平重建,中国做了什么[J];世界知识;2014年10期
7 许钺乃 ,梁昊 ,杜振丰;阿富汗战局发生重大变化——世人关注未来政府的组建[J];环球军事;2001年23期
8 透视;阿富汗:美国帮着建国军?[J];新闻周刊;2002年01期
9 房广顺;围绕阿富汗重建的大国角逐[J];党政干部学刊;2002年02期
10 毕作伟;由阿富汗问题看中亚局势[J];理论学习;200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慕尼黑记者 吴筠;破解阿富汗困局需要新思维[N];文汇报;2009年
2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孟祥麟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北约新秘书长突访阿富汗[N];人民日报;2009年
3 记者 孟祥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阿富汗局势敏感复杂[N];人民日报;2009年
4 李庆功 中国政策科学学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和解阿富汗路在何方?[N];中国国防报;2009年
5 记者 牟宗琮;首次在阿富汗本土举行[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王岩;阿富汗还会重回老路吗?[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丁大伟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牟宗琮;北约决定启动阿富汗防务移交进程[N];人民日报;2010年
8 柳玉鹏;阿富汗:俄美合作能走多远?[N];中国国防报;2010年
9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光政;阿富汗向俄罗斯靠拢[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傅小强;“阿富汗行动”的软肋[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鸿玺;论美国中亚战略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任敏;奥巴马政府的阿富汗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2 孙军;苏军出兵阿富汗与中南亚地缘政治新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3 党小飞;浅析奥巴马政府“阿富汗—巴基斯坦”反恐新战略[D];外交学院;2012年
4 姜雅琳;里根政府对阿富汗与尼加拉瓜政策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军;试析“9·11”后北约在中亚的活动及影响[D];新疆大学;2010年
6 葛静静;“9·11”事件后的美巴反恐合作与分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56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55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