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社会保障体系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本文选题: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 医疗保险 ; 参考:《中国财政》2013年16期
【摘要】:正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社会稳定继而扩大内需的前提,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世界上先进社会保障体系的代表之一。笔者根据在德国学习的体会,对中国、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比较,并得出几点启示,从而寻求可供中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一、中德社会保障体系比较与分析(一)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历程及结构。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时间上领先于全球,早在1833年就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1950年,德国进行了医疗改革,
[Abstract]:The perfec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the premise to guarantee social stability and expand domestic demand. Germany'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advanc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studying in Germany,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and Germany, and draws some enlightenment, so as to seek the experience that can be used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in Chin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1)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structur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Germany'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head of the world in time. It was set up in 1833 and constantly revised according to its own circumstances. In 1950, Germany carried out health care reform.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会计研究中心;
【分类号】:D751.6;D6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评价[J];长江论坛;1995年02期
2 吉林省赴法劳动保障考察团;;欧洲国际老年研讨会侧记暨法国社会保障考察报告[J];劳动保障世界;2009年03期
3 田宇;;生活中没有一定要用钱才能解决的问题[J];学习博览;2008年09期
4 于元俊;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考察记[J];当代世界;1995年08期
5 聂晓玲;;改善民生:构建西部地区和谐社会保障[J];实践(党的教育版);2008年10期
6 安玉玲;;德国老人怎样生活[J];金秋;2005年07期
7 杨灿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财政研究;1995年08期
8 郑佳;陈龙;;韩国、日本社会保障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安排与变迁[J];东南亚纵横;2006年06期
9 王继平;德国高失业率的原因及其对策[J];德国研究;1996年03期
10 仇章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一瞥[J];中国社会保障;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调研组;;提高农村老人生活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的专题调研报告[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2 周厚秀;周明芳;廖建梅;;日本养老制度介绍及对中国的启示[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马立;顾建键;;德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独特经验及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程方升;;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公共服务改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姚蓝;;老龄化社会呼唤阳光老人——浅议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迫切性及需求途径[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选集[C];2005年
7 王德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林文衡;;发挥家庭的作用 维护老年人权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9 祝曙光;;胶济路风波与中日关系[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郑功成;;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闫建智 记者 刘晓;卢龙县“十大民心工程”暖民心[N];秦皇岛日报;2010年
2 王德祥;省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活动小组开展调研活动[N];贵州政协报;2009年
3 记者 杨霞;让22万残疾人在温暖中前行[N];广元日报;2010年
4 蔡炜邋刘海斌;最想参加医疗保险 四成人想在城市买房[N];新华日报;2008年
5 于童 本报记者 姚建平 郭存发;民生“组合拳” 百姓笑开颜[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薄燕妮;幸福写在前旗人的脸上[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秦峰 万虎 实习生 刘盼;西安健全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后顾之忧[N];陕西日报;2009年
8 中共即墨市委常委、副市长 张德平;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们的启示[N];青岛日报;2006年
9 倪伟龄;努力解决 民生问题[N];经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颖;筑民生之基 绘和谐画卷[N];乌海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川;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延辉;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夏汛鸽;德国绿党:理念与政策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崔万有;日本社会保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仇发华;西欧与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陈志强;欧盟移民政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东亮;国家财政补助政党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檀柯;希腊现代福利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9 刘波;当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敏;参与式预算、分权治理与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梦;美国推行全民医疗保险的艰难之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郝宁;德国新安全观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李姗姗;近年来德国地方政府改革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巧生;英德对欧洲一体化态度差异原因研究(1950-1960):认知与身份的视角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辉;试论德国现代宗教教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万顺芳;韩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改革[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郭欣;欧盟成员国社会保障协调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可扬;德国议会民主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孙春莲;泰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杨静;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5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8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