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生态问责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7-04 14:34

  本文选题:美国 + 生态问责制 ; 参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对政府的不满。在巨大的压力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逐渐建立健全了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国会、司法机关、行政部门内部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为主体,以环境审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公民诉讼以及政府生态绩效评估制度等为内容的生态问责制度体系,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借鉴美国生态问责制度的经验,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问责对象的针对性和问责力度,增强问责主体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推进我国生态问责制建设。
[Abstract]: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ca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tremendous pressure, since the 1970s, the United States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ormed an environmental audit with the Congress, the judiciary, the internal organs of the executive branch and the public as the main body.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accountability system, which include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citizen litigation and government ecolog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actice.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American ecological accountability system for reference, our country should perfect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intensity of accountability, enhance the independence and professionalism of accountability subjects, and introduce relevant supporting system and safeguard measure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ccountability system in China.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学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行政问责制国际比较研究”(批准号12BZZ043)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发达国家生态问责制比较研究”(批准号HB14GL009)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生态问责制国际比较研究”(批准号15YJC810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小文;;美国环境正义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纯厚;;环境正义与生态帝国主义:基于美国利益集团政治和全球南北对立的分析[J];当代亚太;2011年03期

2 刘洋;;浅论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3 周颖;;环境正义视域下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研究[J];读书文摘;2014年04期

4 管亚苹;何金桥;;环境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夏琼霞;;绿色正义之思——《啊,拓荒者!》环境正义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郑苗壮;刘岩;彭本荣;饶欢欢;;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及内涵解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11期

7 吴金芳;;环境正义缺失之影响与突破——W市居民反垃圾焚烧事件的个案研究[J];前沿;2013年02期

8 张辰;;论农村环境污染侵权救济的完善——基于环境正义的视角[J];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09期

9 张斌;陈学谦;;环境正义研究述评[J];伦理学研究;2008年04期

10 蔡磊;胡显伟;;论我国环境法治中的环境正义[J];学术探索;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鲜于玉莲;中国环境规制体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胡英姿;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斌;环境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春光;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杨秋波;邻避设施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与行为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苑银和;环境正义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二艳;美国环境史研究中的价值观嬗变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洁;环境正义运动中草根组织策略探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王旭双;论我国公害病赔偿制度的构建[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敏;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法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5 朱嫣然;气候正义的困境及其法治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6 王智平;温茨的环境正义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进;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正义的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8 魏小禾;环境公民权:公民权利、义务与美德的整合[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岳晓波;环境伦理视阈下内蒙古地区环境正义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10 仲娜;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立新;环境问题上的代内正义原则[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李培超;自然与人文的和解: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性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华,钱凤;我国环境审计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张海峰;;发展环境审计 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界;2008年02期

3 王钰;;推进环境审计建设 落实科学发展观[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汪士果;我国环境审计的若干问题[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姜彦秋;论我国环境审计[J];理论建设;1999年02期

6 庞淑萍;论建立清洁生产环境审计制度的意义[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7 李文泽,王鹤春;试论环境审计在我国实施的条件[J];理论界;2004年03期

8 尹淑坤;;加拿大的环境审计[J];中国人大;2010年05期

9 路广;;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来明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综述[J];资料通讯;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丽;李雪;;环境审计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刘丽;;加强我国环境审计建设的策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艳玲;刘开云;;论环境审计制度在环境法中的构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崔传军;;煤炭企业环境审计初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唐洋;周小云;王秋林;;我国企业开展环境审计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红;;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实施环境审计 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A];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7年

8 程亭;张龙平;;论我国环境审计工作体系设计问题——基于国家生态安全和公民环境权利保护[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睿;钟飚;沈飘飘;;中国企业环境审计最新发展探析——以石油化工和制药行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胡聃;陈超;;现代环境审计发展趋势与我国环境审计体系建设[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学军;“五指”并进完善环境审计[N];财会信报;2006年

2 江南;环境审计 为企业体检[N];人民日报;2007年

3 崔远芳;环境保护呼唤环境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王萃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从渤海漏油事件谈企业环境审计[N];中国审计报;2011年

5 朱虹;由世界环境日引发的资源环境审计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2年

6 王小平 王瑾;切实提升环境审计水平[N];中国审计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孙承希;环境审计:国之策 民之呼[N];财会信报;2013年

8 周作宇;对加强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N];中国审计报;2013年

9 何圣;从推国家实现良治的角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N];中国审计报;2013年

10 李盛凯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资源环境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研究[N];中国审计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传联;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环境审计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英;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贤荣;中国政府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贺敬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基本理论要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旭红;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4 余雁;我国环境审计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陆丽琴;区域性环境审计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6 陈世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环境审计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7 纪新伟;环境审计内容研究—兼论环境审计定义[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马雪;我国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9 姜毅;我国国家环境审计的基本构想[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王芳;中外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96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96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