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特点、作用边界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06 10:39
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源远流长,但在殖民统治时期遭受冲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起广泛重视。本土冲突解决机制基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导向,注重修复原有秩序,强调公开、协商一致和公众的高度参与等原则,并有其特定的作用边界,一般在农村地区、民事领域作用突出;在城市地区、刑事领域主要充当正式司法机制的辅助和补充;在冲突后和平建设阶段作用显著,能够促进族群和解、弥合社会裂痕和维护社会稳定,但也面临着合法性被消弱这一问题。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面临着传统回归和现代化转型的双重挑战,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行为主体和组织结构正发生变化,但其价值内核仍将延续。
【文章来源】:西亚非洲.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发展历程
1.前殖民时期:保持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主导地位。
2.殖民时期:丧失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主导地位。
3.后殖民时期:重塑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重要地位。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特点
1.遵从集体主义价值观。
2.注重修复原有秩序。
3.强调公开、协商一致和公众的高度参与。
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作用边界与合法性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作用边界
1.从空间维度看,本土冲突解决机制在农村地区作用显著。
2.从时间维度看,本土冲突解决机制在冲突后和平建设阶段成效突出。
3.从适应领域看,本土冲突解决机制在民事领域发挥的作用较刑事领域更为广泛。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合法性
1.外部冲击侵蚀了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合法性。
2.内部局限削弱了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合法性。
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
(一)行为主体的变化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
(三)价值内核的延续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非洲圣灵抵抗军兴起的宗教背景及其宗教理念[J]. 王涛. 世界宗教文化. 2016(02)
[2]国际刑事法院介入非洲反政府武装问题的影响及限度——以乌干达圣灵抵抗军为例[J]. 王涛.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06)
[3]卢旺达民族和解探究与思考[J]. 舒展. 西亚非洲. 2015(04)
[4]非结构性暴力增生与非洲动荡的常态化[J]. 张春. 当代世界. 2014(09)
[5]民族冲突后的和解与重建——以卢旺达1994年大屠杀后的国族建构实践为例[J]. 庄晨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6]非洲的本土知识保护与利用战略[J]. 张永宏. 国际政治研究. 2010(03)
[7]卢旺达的盖卡卡传统法庭[J]. 刘海方. 西亚非洲. 2006(03)
[8]非洲国家民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乌贾马运动对坦桑尼亚民族建构的作用[J]. 李安山. 西亚非洲. 2002(04)
[9]非洲习惯法初探[J]. 洪永红. 比较法研究. 2001(02)
[10]论非洲习惯法的概念与特性[J]. 夏新华. 西亚非洲. 1999(03)
本文编号:3066948
【文章来源】:西亚非洲.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发展历程
1.前殖民时期:保持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主导地位。
2.殖民时期:丧失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主导地位。
3.后殖民时期:重塑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重要地位。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特点
1.遵从集体主义价值观。
2.注重修复原有秩序。
3.强调公开、协商一致和公众的高度参与。
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作用边界与合法性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作用边界
1.从空间维度看,本土冲突解决机制在农村地区作用显著。
2.从时间维度看,本土冲突解决机制在冲突后和平建设阶段成效突出。
3.从适应领域看,本土冲突解决机制在民事领域发挥的作用较刑事领域更为广泛。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合法性
1.外部冲击侵蚀了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合法性。
2.内部局限削弱了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合法性。
本土冲突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
(一)行为主体的变化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
(三)价值内核的延续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非洲圣灵抵抗军兴起的宗教背景及其宗教理念[J]. 王涛. 世界宗教文化. 2016(02)
[2]国际刑事法院介入非洲反政府武装问题的影响及限度——以乌干达圣灵抵抗军为例[J]. 王涛.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06)
[3]卢旺达民族和解探究与思考[J]. 舒展. 西亚非洲. 2015(04)
[4]非结构性暴力增生与非洲动荡的常态化[J]. 张春. 当代世界. 2014(09)
[5]民族冲突后的和解与重建——以卢旺达1994年大屠杀后的国族建构实践为例[J]. 庄晨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6]非洲的本土知识保护与利用战略[J]. 张永宏. 国际政治研究. 2010(03)
[7]卢旺达的盖卡卡传统法庭[J]. 刘海方. 西亚非洲. 2006(03)
[8]非洲国家民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乌贾马运动对坦桑尼亚民族建构的作用[J]. 李安山. 西亚非洲. 2002(04)
[9]非洲习惯法初探[J]. 洪永红. 比较法研究. 2001(02)
[10]论非洲习惯法的概念与特性[J]. 夏新华. 西亚非洲. 1999(03)
本文编号:3066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6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