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殷墟晚商王陵穴位的昭穆排列规则
本文关键词:略论殷墟晚商王陵穴位的昭穆排列规则
【摘要】:晚商时期,王室的各种礼仪制度渐趋成熟。如果当时的丧葬礼仪也已形成,那么,作为最高等级丧葬地的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就应该有预先规划,墓穴位置的排列也应有较为严格的规则。事实究竟怎样?我们首先根据各种资料,推测殷墟王陵区内诸大墓的墓主,然后初步归纳出殷墟王陵西区应以居西的侯家庄北地一号墓为太祖核心穴,其他七座四墓道大墓大致从早到晚、从东至西,南北交替作两排布列于祖穴东面。考古发现,两周秦汉时期有数例高等级贵族墓地与殷墟王陵西区穴位排列规则相同。据《春秋公羊传·文公二年》何休注,古代贵族宗庙合祭时一般都是诸庙主以太祖牌位单独居西面东、子孙牌位分归北昭南穆置于太祖牌位东面。由此可以推断,殷墟王陵区墓穴的排列虽然还不太精准,但已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昭穆制的墓穴排列方式。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878.8
【正文快照】: 殷墟晚商王陵是目前可以确认的最早的中国上古时期王陵,经过八十多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基本被发掘清理出来(图1)。几十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殷墟王陵及其相关问题做过很多探讨,但由于诸大墓历史上皆被反复多次惨重盗掘,遗留物甚少,给深入研究造成很多困难,因此,仍有很多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进驻;肖小勇;;浅谈中国先秦葬俗中的几个问题[J];华夏考古;2006年01期
2 ;安阳武官村北的一座殷墓[J];考古;1979年03期
3 郭宝钧;;一九五○年春殷墟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1年00期
4 李学勤;;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J];考古学报;1957年03期
5 刘尊志;;徐州两汉诸侯王墓研究[J];考古学报;2011年01期
6 朱凤瀚;;殷墟卜辞所见商王室宗庙制度[J];历史研究;1990年06期
7 耿建军;;徐州西汉楚王墓塞石的开凿与封填[J];考古;2013年03期
8 刘照建;;徐州西汉前期楚王墓的序列、墓主及相关问题[J];考古学报;2013年02期
9 唐际根;汪涛;;殷墟第四期文化年代辨微[J];三代考古;2004年00期
10 宋镇豪;;试论殷墟武官大墓的年代和性质[J];文博;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蕴慧;;言子的礼学造诣及其对吴地文化的影响[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2 李科威;中医的理论构架及工作原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2期
3 安鲁;马靓;;中国食经文献类型的划分[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4 张连伟;;古代寒号虫考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5 许凌虹;《说文》“玉”部字与古代玉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杨步义;;两千年的距离,相同的尴尬——焦仲卿与李亚平形象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7 李鹏;;《九歌》模式及其诗学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郑迪;;唐代功臣配享制度初探——以唐太宗、唐玄宗两朝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赵奉蓉;;《逸周书》物候事象探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庞勃;李炜玮;;论中国丧葬文化中鬼魂迷信的流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立;;四川新都德阳画像砖“交合图”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卓远;;汉代王侯墓葬中的“画像”因素探骊——《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余论之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吕微;;现代神话学与经今、古文说——《尚书·吕刑》阐释的案例研究(摘录)[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萧放;;“风俗”论考[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许子滨;;从《左传》看《仪礼》的成书及其反映的时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10 李学勤;;商末金文中的职官“■”[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杭海;以图像的名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8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建军,梁勇;徐州绣球山西汉墓清理简报[J];东南文化;1992年Z1期
2 耿建军;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开凿时间考析[J];东南文化;2000年03期
3 刘照建,张浩林;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考略[J];东南文化;2001年07期
4 孟强;从墓葬结构谈狮子山西汉墓的几个问题[J];东南文化;2002年03期
5 张玉,刘照建;徐州地区西汉陶俑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02年11期
6 孟强;徐州东洞山三号汉墓的发掘及对东洞山汉墓的再认识[J];东南文化;2003年07期
7 刘照建;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04年05期
8 刘照建;边策;;也谈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墓主和时代[J];东南文化;2010年03期
9 赵芝荃;;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都邑[J];华夏考古;1987年02期
10 ;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刘瑞;[N];中国文物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振香;杨锡璋;;读者来信:关于《试论殷墟文化的年代与分期》一文的订正[J];考古;2001年07期
2 贾洪波;殷墟乙十一建筑基址的年代与相关遗迹的讨论[J];华夏考古;2004年04期
3 彭夫 ,马丽;殷墟探幽[J];前进论坛;2005年11期
4 张伟;;殷墟出土乐器研究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杨宝成;;殷墟发掘80年的学术成就——纪念殷墟发掘80周年[J];殷都学刊;2008年03期
6 张伟;;关于殷墟出土磬的几点探讨[J];中国音乐学;2010年01期
7 韩江苏;;殷墟在历史教学实践课中的规划与设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杜秀玲;;殷墟文化的审美与传承[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唐云明;浅论殷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的关系①[J];殷都学刊;1985年03期
10 段震;殷墟文化在世界古代文化中的地位[J];中原文物;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凯东;;殷墟城墙的发现及其意义[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杨锡璋;刘一曼;;80年代以来殷墟发现的主要收获[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冶;殷墟保护利用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7年
2 记者 王明浩 刘琼 曲昌荣;殷墟跨进“世遗”大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张锡磊 宋振科;殷墟“申遗”路 漫漫5年多[N];西部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陈彬斌;殷墟造就新安阳[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贾宇邋柳霞;殷墟发掘八十年[N];光明日报;2008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岳洪彬 何毓灵;新世纪殷墟考古的新进展[N];中国文物报;2004年
7 特约撰稿人 郭震;岁月如歌忆斯苑[N];安阳日报;2007年
8 吕志强;安阳各民主党派献力殷墟“申遗”[N];团结报;2006年
9 记者 查鑫 程瑛 程红根;千年殷墟 无穷魅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灿烂的殷商文化 厚重的人类遗产[N];安阳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原海兵;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李亮;时空与心灵间的视象[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毕秀洁;商代拝器挊文的整理,
本文编号:1259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5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