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西汉墓中的陪葬与女尊男卑现象分析
本文选题:徐州 + 西汉墓 ; 参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04期
【摘要】:本文针对徐州苏山头汉墓中出现的陪葬与女尊男卑现象,结合徐州地区已有的考古资料展开讨论,认为该地区西汉时期的陪葬现象多存在于大、中型墓葬中,其墓主在生前或为拥有显赫社会地位的刘姓宗族,或为列侯高官;而陪葬者当属妾或奴仆等与墓主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从性别上看,陪葬者男性、女性都有。从时代上看,主要集中在西汉早、中期。西汉时期,男尊女卑是社会主流,而在徐州地区西汉墓葬中出现了不少的女尊男卑现象,这正是其地域特点的体现。徐州作为楚国的政治中心,聚集了众多的刘姓贵族。因为楚国刘姓势力的强盛,刘姓宗室女的地位相对较为显赫。徐州地区西汉墓葬中出现的女尊男卑现象,应与刘氏宗室女的下嫁相关,是特殊女性政治地位或自身身份的体现。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accompanying burial and the inferiority of women and men in the Han tombs in Sushantou, Xuzhou, combined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available in Xuzhou,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accompanying burial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 this area mostly exists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tombs. The owner of the tomb was a clan of Liu with a prominent social status before his death, or a senior official of the rank of rank, while the mourner should be a concubine or slave, and so on, who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wner of the tomb. From the gender point of view, interment men and women hav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ime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middle perio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inferiority of men and women was the mainstream of the society, but in Xuzhou, there were many phenomena of the inferiority of women and men in the tomb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hich was the embodiment of i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Xuzhou, as the political center of Chu, gathered numerous aristocrats surnamed Liu. Because of the power of Liu, Liu's status is relatively prominent.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feriority of women and men in the Western Han tombs in Xuzhou area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marriage of Liu's clan women,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special women's political status or their own identi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葛明宇;;徐州狮子山楚王陵陪葬墓的调查发现与认识[J];华夏考古;2012年03期
2 ;铜山小龟山西汉崖洞墓[J];文物;1973年04期
3 庚建军;孟强;;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发掘报告[J];文物;1993年04期
4 耿建军;孟强;梁勇;;徐州韩山西汉墓[J];文物;1997年02期
5 ;徐州东甸子西汉墓[J];文物;1999年12期
6 刘尊志;胡望林;郑洪全;耿建军;吕健;陈钊;张亚;;江苏徐州黑头山西汉刘慎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年11期
7 耿建军;马永强;李平;田芝梅;孙爱芹;;江苏徐州苏山头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修松;两汉时期淮河流域之漆器、纺织、陶瓷及铜器冶铸业[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方成军;淮河流域汉代墓葬形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耿德铭;;哀牢族属百年争议的再认识[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王永波,刘晓燕;汉代王侯的陵寝用枕[J];东南文化;1998年04期
5 孟强;从墓葬结构谈狮子山西汉墓的几个问题[J];东南文化;2002年03期
6 张玉,刘照建;徐州地区西汉陶俑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02年11期
7 孟强;徐州东洞山三号汉墓的发掘及对东洞山汉墓的再认识[J];东南文化;2003年07期
8 汪维寅,汪俊明;江苏西汉墓葬二题[J];东南文化;2005年02期
9 许一伶;论徐州西汉乐舞俑的艺术特色[J];东南文化;2005年02期
10 邱永生;刘照建;;江苏汉代王陵文化研究[J];东南文化;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方成军;;简论淮河流域西汉王侯墓随葬礼俗[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瑞峰;;徐州韩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画像石[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李杰;勒石与勾描—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绘画风格学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4 武玮;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宋蓉;汉代郡国分制的考古学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8 韩金秋;夏商西周时期中原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强;光耀乾坤[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原海兵;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龙纹的异化设计研究与应用[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2 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管小平;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石文嘉;汉代墓葬中出土玉璧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5 李侃;战国秦汉出土灯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柏宇亮;浅析中国元代之前的天井墓[D];暨南大学;2011年
7 毛丽丽;两汉楚彭城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成;东周时期葬用马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悦汝;青铜带钩形制及相关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乔菊影;徐州出土汉代铜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建军,梁勇;徐州绣球山西汉墓清理简报[J];东南文化;1992年Z1期
2 耿建军;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开凿时间考析[J];东南文化;2000年03期
3 刘照建,张浩林;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考略[J];东南文化;2001年07期
4 孟强;从墓葬结构谈狮子山西汉墓的几个问题[J];东南文化;2002年03期
5 孟强;徐州东洞山三号汉墓的发掘及对东洞山汉墓的再认识[J];东南文化;2003年07期
6 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J];考古;1998年08期
7 孟强;;从随葬品谈徐州狮子山汉墓的墓主问题[J];考古;2006年09期
8 梁勇;;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印章与墓主问题的再认识[J];考古;2006年09期
9 尤振尧;贺云翱;殷志强;;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J];考古学报;1985年01期
10 刘瑞;狮子山楚王陵墓主考略[J];文博;200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州楚王陵管理处 葛明宇 孙凤娟;[N];中国文物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铁盔甲保护与复原[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3期
2 汪维寅,汪俊明;江苏西汉墓葬二题[J];东南文化;2005年02期
3 葛明宇 ,邱永生 ,立山;揭秘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地下的汉朝之兵俑疑云[J];文明;2005年09期
4 潘佳红 ,李俊;丹江口市肖川区战国两汉墓葬发掘简讯[J];江汉考古;1988年01期
5 赵晓军;张应桥;蔡运章;;河南洛阳市发现一件西汉铭文铜灯[J];考古;2009年12期
6 熊北生;谷城过山战国西汉墓葬[J];江汉考古;1990年03期
7 乔登云;涉县北关发现一座西汉墓葬[J];文物春秋;1992年01期
8 ;南阳市烟草专卖局春秋、西汉墓葬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9年03期
9 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发现的两座西汉墓[J];考古;1979年02期
10 邹厚本;韦正;;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J];文物;199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孝鸿;;从西汉的升天到东汉的升仙——图式的转换和观念叙述的更迭[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方成军;;简论淮河流域西汉王侯墓随葬礼俗[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史宇阔;高忠玉;;从秦汉兵马俑谈古战车退役的历史缘由[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石红艳;;试论汉画穿环(璧)图案的文化寓意[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庄明军;张安生;;山东青州西辛战国墓中的金银器皿带有外域草原民族的艺术[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卓远;;汉代王侯墓葬中的“画像”因素探骊——《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余论之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荣;山西发现西汉墓葬群[N];光明日报;2001年
2 通讯员 万明邋李进发 记者 张国圣;重庆发现“豪华装修”的西汉墓葬群[N];光明日报;2008年
3 游雪晴;西汉墓葬壁画保护取得成功[N];科技日报;2004年
4 高蒙河;汉研与汉砚[N];中国文物报;2010年
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肖健一;长安城郊西汉早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7年
6 记者 刘宇男;平武发现“阴平道”遗存[N];四川日报;2006年
7 赵秋丽;寻找巴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证据[N];光明日报;2007年
8 赵秋丽;神秘巴文化印证华夏民族多元性[N];西部时报;2007年
9 记者 仝兆阳 李波 通讯员 荣子录;南河崖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N];东营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方非;中国文物珍品之最[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松林;扬州地区西汉墓葬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王玉主;楚文化对皖中地区西汉墓葬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覃杰;广州汉墓出土人物俑的发现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89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88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