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铜镜探析
本文关键词:辽代铜镜探析
【摘要】:中国有着四千余年的铜镜发展史,铜镜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内涵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辽代铜镜则是中国铜镜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为研究辽代政治、社会、文化等提供了可靠的物质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廓清辽代铜镜研究的相关概念,针对辽镜的研究现状,说明对其研究的必要性和方法,然后介绍本文材料的收集情况即辽代铜镜的考古发现,以早中晚三期为时间线索,对辽墓、辽塔以及辽代窖藏出土的铜镜进行系统整理;其次本文的重点以收集的九十六面辽镜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形制划分、纹饰分类分型,来总结辽镜的时代分期以及地域分布;再次简单分析辽镜的制作、辽镜所表现的艺术特色、辽镜的功能与使用方式;最后阐释辽代铜镜的文化内涵,包括契丹本民族文化因素、中原汉文化因素、佛教文化因素、西方文化因素以及北方草原文化因素,进一步展示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辽代铜镜进行研究,总揽其发展、演变、衰落过程,试图从多方面理清辽代铜镜的全貌,以期对辽代铜镜乃至北方草原铜镜的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辽代 契丹族 铜镜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绪论8-14
- 1.1 相关概念界定8-9
- 1.2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9-12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12-14
- 二、辽代铜镜的考古发现14-22
- 2.1 早期辽墓出土铜镜(916-982年)14-15
- 2.2 中期辽墓、辽塔出土铜镜(982-1055年)15-17
- 2.3 晚期辽墓出土铜镜(1055-1125年)17-22
- 三、辽代铜镜分类研究22-45
- 3.1 辽代铜镜形制22-23
- 3.2 辽代铜镜纹饰23-42
- 3.2.1 龙纹镜23-25
- 3.2.2 凤鸟纹镜25-27
- 3.2.3 连球龟背纹镜27-30
- 3.2.4 分花式镜30-34
- 3.2.5 人物纹镜34-36
- 3.2.6 重圈花纹镜36-38
- 3.2.7 铭文镜38-39
- 3.2.8 素面镜39-42
- 3.3 辽代铜镜的分期与地域分布42-45
- 3.3.1 辽代铜镜的分期42-43
- 3.3.2 辽代铜镜的地域分布43-45
- 四、辽代铜镜的制作工艺与功用45-50
- 4.1 辽代铜镜的制作45-46
- 4.2 辽代铜镜的艺术特色46-48
- 4.3 辽代铜镜的功用48-50
- 五、辽代铜镜的文化内涵50-59
- 5.1 契丹本民族文化因素50-51
- 5.2 中原汉文化因素51-54
- 5.3 佛教文化因素54-55
- 5.4 “西方”文化因素55-57
- 5.5 北方草原文化因素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5
- 附表:辽代铜镜分期表65-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海娇;;中国辽代古墓出土的木版画[J];艺术研究;2006年04期
2 黄震云;;辽代法令考[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3 王龙;;辽代的佛教与阅读[J];阴山学刊;2010年06期
4 张敏;;辽代公主及其封赏制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靳玲;;辽代史学的“资治”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6 肖忠纯;;辽代辽宁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衰演变[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许凯;;辽代佛塔建筑的历史成就[J];兰台世界;2013年07期
8 刘兴亮;闫兴潘;;从辽代窖藏看辽代货币制度的几个问题[J];兰台世界;2013年21期
9 靳玲;;辽代政治与史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谭学纯;也谈“辽代的南京=辽代的北京”[J];汉语学习;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庆;;论佛教对辽代经济的负面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戴中原;;辽代“巡贴”诸钱与寺院经济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张鹏;;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薛勇;;辽代十二生肖钱钱赏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6 何天明;;对辽代钱币研究的几点看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7 黄震云;赵明奇;;辽代戏剧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孟建仁;;从兴安盟出土的几批辽代窖藏钱币谈辽代货币的发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9 黄俐君;叶水芬;;辽代盘球纹绫绵袍的修复[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敬民;玄鹰;;辽代自然风光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国田;辽代雕花木弓囊[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本刊记者 孙玉洁;叱咤风云二百年 辽代文明再惊世[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黄震云;辽代文学的写作与流传[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杨铁男;辽代娱乐活动的珍贵资料[N];朝阳日报;2008年
5 刘宝林;辽上京博物馆征集到罕见辽代残碑[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李富;辽都故地巴林左旗新发现两处辽代窖藏[N];赤峰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凤军;辽代文化:沈阳特色文化的“金矿”[N];沈阳日报;2011年
8 大连 冯永兰;一件辽代的“巡防”牌[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孙黎;融合与互补:辽代文学论[N];吉林日报;2003年
10 邱宏;辽代沈阳叫“沈州” 辽代“后族”葬法库[N];沈阳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彩霞;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D];山东大学;2014年
5 王旭东;辽代五京留守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何莲;辽代墓葬出土铜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关翔宇;辽代墓志生肖纹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张倩;辽代契丹族女性首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园园;宣化下巴里辽代墓室壁画人物造型特点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6 孙兵;辽代带具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7 付智健;辽代医巫闾地区社会发展探究[D];渤海大学;2016年
8 陈天宇;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9 靳运洁;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功远;辽代驸马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19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1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