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范畴直观与现象学的悖论——反思阿多诺对范畴直观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7-10-10 03:06

  本文关键词:范畴直观与现象学的悖论——反思阿多诺对范畴直观的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范畴直观 图像化 觉知 辩证法


【摘要】:阿多诺认为,胡塞尔的范畴直观理论由于陷入了感性图像化的悖论、范畴觉知与概念实证化的困境,最终错误地掩盖了范畴的辩证本性。本文认为,阿多诺尽管借助于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洞察,在直观被给予性和觉知问题上揭示了描述心理学的内在缺陷,但由于他缺乏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内在视角的理解,在错失了质料的综合先天和觉知的多重含义的同时,也错失了描述心理学向先验现象学突破的内在必然性。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范畴直观 图像化 觉知 辩证法
【基金】:2011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对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的现象学反思”(11YJC7200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12.21
【正文快照】: 一、对范畴直观的总批判与传统哲学对直观的感性理解不同,胡塞尔提出的范畴直观表明,范畴的客观形式能够通过客体化行为的综合功能构造自身,从而成为可直观把握的认识对象。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种特殊形式的直观的提出,为现象学赢得了一个区别于其他哲学思潮的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迎辉;;胡塞尔早期现象学中的内感知与反思[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飞;;先验还原与现象学的世界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赵光旭;;现象学与华兹华斯的情感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李云飞;;从纯粹自我到习性自我——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引导动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程平;岑淳;;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转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韩鹏云;;“主体间性”视域中的行政关系理论维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李剑;论比较教育的目的性与审美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兰英;金家新;;论比较教育学科化与科学化的现象学意蕴[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8 杨善华;;“意识”、“见识”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个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9 陶克祥;于广智;杨国庆;平易;于勇;;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问题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文建平;;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历史与主体概念探析——以《真理与方法》中的第二部分为中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丁耘;;关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策;;“事实”概念的认知与逻辑重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郝亿春;;实践的内在性维度——以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为基础的考察[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4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涛;生活世界与感性世界[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选朝;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国圣;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昊X;空间意向的回归[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赵振兴;唐·伊德现象学技术哲学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龙迪;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的内容及特征[D];吉林大学;2011年

8 乐琦;高温颜色釉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9 易飞;时间与自由—海德格尔前期时间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贻祥;莫里茨·盖格尔现象学审美价值论[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噶尔仁波切,才旦卓玛,李钟霖;藏密瑜珈修身论(五)[J];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2 王纯菲;;新世纪文学的图像化写作与文学的越界[J];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3 赵晓芳;;文学期刊图像化的策略及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张伯钦 ,管诗;“矛盾”范畴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 朱庆祚 ,欧力同;法兰克福学派“否定的辩证法”初析[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02期

6 李勇锋;论哲学基本问题和辩证法精髓的贯通[J];社会科学;1985年01期

7 张冉;;浅谈改革的辩证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7年02期

8 苏越;;黑格尔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吗?——谈直言三段论的词项规则[J];新闻与写作;1988年05期

9 金健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困惑[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02期

10 秦德华;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对象及其逻辑起点的浅见——同张江明同志商榷[J];天府新论;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光亚;;我的“饮茶哲学”[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2 孙红艳;赵志学;;模块管理:数字图书馆全面发展的现实动力[A];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关于统筹学的初步介绍[A];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彭泽润;;我看修辞中的辩证法和技巧[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孟庆洁;;解读社会空间辩证法[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沈亚生;;苏格拉底之死及辩证法的历史命运[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陈旭东;;重思《启蒙辩证法》——奥德赛回乡之路的双重解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8 张小燕;沙青;;周谷城十论形式逻辑与辩证法[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魏富有;;《伤寒论》辨证方法探讨[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生;挑战国际学术前沿的哲学新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高玉才;鸡蛋里有辩证法[N];农民日报;2001年

3 齐辉;荣海五个管理辩证法[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4 黄湘源;“一动不如一静”的辩证法[N];山西日报;2003年

5 王春新 8720部队;严格要讲辩证法[N];人民武警报;2011年

6 戴者春;用人要讲辩证法[N];中国人事报;2008年

7 孟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赵文中;权与威的辩证法[N];焦作日报;2009年

8 唐方裕;新加坡政府治国与管理的辩证法[N];组织人事报;2004年

9 邱善添(作者单位:福建总队二支队);思想工作要讲辩证法[N];人民武警;2004年

10 赵龙;抓落实的辩证法[N];人民武警;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辩证法视域中的善、美和目的论——从康德哲学引出的一种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2 钟锦;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朴金波;西田“融创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郑争文;胡塞尔直观问题概论[D];复旦大学;2007年

6 朱振林;论辩证法的实践基础及当代走向[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田忠锋;形式逻辑前提批判[D];吉林大学;2008年

8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9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付畅一;《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银银;“80后”绘画创作方式的图像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潘宇鹏;论主体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刘鑫;读图时代下党报图像化倾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4 马佳;觉知训练对中学教师生活满意度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竭长光;论辨证法的“人文关怀”[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凡;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静媛;图像化与大众化—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D];黑龙江大学;2013年

8 魏波;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图像化及其审美取向[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月美;邓小平对辩证法思想的应用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先桃;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03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003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b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