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

发布时间:2018-01-05 00: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执政历史 执政经验 历史使命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此带来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国共产党在执政问题上经历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三个执政阶段:一是在革命根据地的局部执政阶段,二是在过渡时期的全国执政阶段,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国执政阶段。根据中国共产党漫长的执政实践,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是重视民心、民主、民生。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最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抓好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不断从自在执政走向自觉执政,其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还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执政党与政权、执政党与参政党、执政党与社会(人民群众)、执政党与法律等重大关系。围绕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大体上有三个层次的历史使命:一是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三是从2011年开始,要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Abstract]: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History China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which brings the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of China the ruling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Chinese problems experienced from the local ruling to the three stage of ruling power throughout the country: one is in the stage of the revolution according to local governance, two is in the ruling period the three is the national governing stage in socialist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st Party. Chinese long ruling practice,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attached to the people,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For the people to hold good politics, grasp the right, the most fundamental i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ruling la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rasp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democratic politic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continuously from the free ruling to consciously ruling, the key is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governance capability and advanced nature construction. For the people to hold good politics, grasp the right also We must correctly handle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society (people),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law and other major relations. Around the lofty ideal of communis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enerally has three aspects: one i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in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middle, to build China into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2020 two, to build China into a well-off society. The three is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11, to striv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12th Five-Year" plan.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分类号】:D251
【正文快照】: 2009年我们庆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在这个时候,研究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很有意义。但是,这个问题是个大课题,涉及面极广,这里只能就一些主要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的特殊性和执政经验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中国共产党的四大观念创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陶永华;苏共消除执政安全隐患的失败及其启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孙艺;;胡锦涛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彭祥睿;;当代中国现代化目标演进的理念逻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王海光;;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高层权力的转移:对毛泽东领导权威形成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宣扬;李乐;;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坚持党的建设与发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孙艺;提高执政能力是党完成执政兴国重任的保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梁祥凤;;高校构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何源章;;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路径与方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苗;;关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理论探讨[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楚;;努力提高贵州省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庆奎;谢梦醒;;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倪星;;试论新时期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王学东;;维护公平是政府的职责[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美娅;莫岳云;曾慧芳;;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科技伦理问题研究[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成就和经验[A];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C];2008年

8 ;创新反映执政规律、指导执政实践的科学执政理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9 ;谱写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10 双传学;;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郑冬晓;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立芳;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寒;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严旭;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廉政理论的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6 唐剑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郑波;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D];湘潭大学;2010年

8 侯士杰;论黄桥战役与我党军事反顽斗争策略的形成[D];湘潭大学;2010年

9 胡国金;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党的形象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志刚;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峰;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科学认识党的执政经验[J];学术界;2005年04期

2 ;执政经验如何总结[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4期

3 叶春涛;;网络社会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中州学刊;2009年02期

4 柳建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及对现实的启示[J];中州学刊;2009年02期

5 刘宋斌;;中国共产党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葛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的执政经验[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7 尹书博;;要着力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J];中州学刊;2009年02期

8 陈松友;里光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的执政经验及其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9 宗寒;;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规律——写在建党90周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10 李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和执政经验[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秉达;;红色的旅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规律性认识[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2 龚廷泰;;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法哲学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3 李东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外交活动[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张明军;;关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理性思考[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唐培吉;;扭转乾坤 改换日月——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星星;王文;;两次历史性飞跃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精神[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

本文编号:1380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380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