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实践论与异化劳动论的两次哲学翻转——马克思异化思想新探

发布时间:2018-01-05 05:13

  本文关键词:异化实践论与异化劳动论的两次哲学翻转——马克思异化思想新探 出处:《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异化实践 异化劳动 异化思想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存在着对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误读""漏读""混读"现象。误把异化理论当成马克思哲学或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加以研究、分析,进行学理上和运思上的肯定或否定。实际上,异化理论属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马克思从来没有肯定过异化理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重要著作中集中阐明了自己异化劳动论和异化实践论思想。马克思深刻批判黑格尔唯心论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扬弃其唯心论或直观机械性,彻底翻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异化理论,用自己全新的异化劳动和异化实践理论开启了唯物史观的全新视野。马克思的异化实践论是和异化劳动论有着内在的客观联系的。在其第一次哲学翻转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从"工人同生产的关系"出发,目标是"消灭劳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是对于劳动或异化劳动的根本否定性理论。马克思在构建异化劳动论,完成其对黑格尔的唯心异化理论的第一次哲学翻转的同时,也在唯物史观、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里构建了异化实践论。马克思异化实践论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目标是"改变世界",是关于异化实践或实践的未来肯定性理论。针对费尔巴哈等直观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的异化实践论再次发挥了哲学的翻转作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和异化实践论与黑格尔异化理论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在学理上、理论上阐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异化实践论思想,对于马克思哲学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都有着很大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Abstract]:Marx ' 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and Feuerbach ' s philosophy of Marx ' 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 which is based on Marx ' s theory of alienation labor and Feuerbach ' s theory of Marx ' s theory of alienation , is the basis of Marx ' 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and Feuerbach ' s theory of alienation .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普遍价值思想研究”(L10BZX008) 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项目“从实践到科学实践的发展”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自从20世纪70年代国内开展关于“异化问题”大讨论以来已过去30多年。30多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哲学的学习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国内学界的关注重点。异化问题从未寂寞,并且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新的研究成果。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界都把“异化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志平;;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康玉新;;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前线;1984年01期

3 张颖;杜凌霞;;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研究——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余品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建立[J];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02期

5 任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邓三好;;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对于马克思美学观形成的意义[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7 林丽英;;正确认识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J];传承;2008年08期

8 武伟;;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刘嫦;;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年20期

10 莫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概念的分析及其当代意义[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侯彦峰;;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魏传光;;风险社会再审视: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界[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3 黄斌;;关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几个问题[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刘仁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学思想研究概述[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振鹏;张彦台;;论马克思批判观的形成和发展[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振闻;工业文明与人的生存[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文颖;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小潭;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钰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时代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4 冉波;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孟佳;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新闻问题探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倪剑;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旭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思想的新解码[D];广东商学院;2011年

8 陈显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9 杨康欲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西北大学;2012年

10 王传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需要的思想及其相关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1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381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