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基本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 历史进程 主要经验 基本规律 时代要求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遵循科学工作方法、体现人民价值取向、获取民众广泛认同、巩固政党执政地位,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功能,还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指向。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靠坚持群众路线立党、靠坚持群众路线强党、靠坚持群众路线取得政权、靠坚持群众路线巩固政权这样一条主轴、主线。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主要经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规律,这是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化水平的内在理路和基本逻辑。建设"服务型"政党,这既是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又是目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也是今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努力方向。
[Abstract]:Following the scientific working methods, embody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eople, gaining the broad recognition of the masses and consolidating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political party are both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adherence to the mass line. It is also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or the value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By adhering to the mass line to strengthen the party, by adhering to the mass line to gain political power, by adhering to the mass line to consolidate the political power such a main axis, the main line,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We will scientifically sum up the main experience of the CPC in adhering to the mass line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basic laws of the CPC's adherence to the mass line. This is the internal logic and basic logic of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CPC's adherence to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he mass line and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political party. This is not only the basic conclusion of our study on the CPC's adherence to the mass line,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for the CPC to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t is also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efforts to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DJ03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52
【正文快照】: 遵循科学工作方法、体现人民价值取向、获取民众广泛认同、巩固政党执政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所在,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目标指向。正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祚;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理想信念教育系列党课之八[J];党建;2000年08期
2 韩清恩,李彦志;试析社会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两次逻辑嬗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2期
3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理论前沿;2000年15期
4 王卿,叶民华;正确认识历史进程 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J];理论学习与研究;2000年06期
5 张蔚萍;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理论探讨;2001年06期
6 李爱华;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曹纪刚,雷忠,曹舒璇;社会主义实验:理论与现实的交融——试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6期
8 许志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上)[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1年04期
9 张蔚萍;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发展论坛;2001年03期
10 张蔚萍;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理论前沿;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忠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冯青淑;;社会主义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刘尚洪;李秀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卫兴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5 朱孔来;郝春霖;花迎霞;;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6 姜迎春;;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卢翰章;;认真总结教训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8 陈华兴;;社会主义的基础经验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意义[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喜才;;创新社科学会的发展模式[A];全国社科联第十二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8年
10 陈丽凤;;改革开放30年:历程 绩效 模式[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象淦;面目虽变 本质依旧[N];人民日报;2000年
2 本报评论员;辉煌的历史进程宽广的发展道路[N];包头日报;2012年
3 主持人 余霞;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N];江西日报;2013年
4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沈东生;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N];哈尔滨日报;2007年
5 顾钰民(作者系同济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解放日报;2001年
6 供稿 刘新富;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非公经济和工商联事业[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记录历史进程 书写重大变迁[N];本溪日报;2008年
8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重庆日报;2000年
9 牛宝德;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解放军报;2006年
10 安阳市委党校 杨卓航;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N];安阳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熙明;历史进程的中断、变形与回复[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2 张立影;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进程[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杨晓伟;从道德理想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4 万建武;从党的重要文献编辑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双荣;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唐银丹;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5年
3 魏翊;1848至1918年近代德意志国家构建历史进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啸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D];内蒙古大学;2016年
5 罗建玲;张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曲星颐;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7 于冬梅;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反思[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丽娜;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陆义娜;美国慈善基金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丽雅;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4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46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