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现代化问题——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本文选题:马克思 切入点:现代化 出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化问题是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现实与未来的最为重大的世界性和时代性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时代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时代性问题是由资本的逻辑所构成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异化"问题;从人与自我的关系说,现代性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时代性问题则是"耻言理想、躲避崇高"的虚无主义的文化危机问题。对"现代化"的反省,应当是对当代人类实践活动所构成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反省;解决"现代化问题",应当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寻求。
[Abstract]:The problem of moderniz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of the world and the times concern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 reality and the future. It mainl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most serious and urgent problem of the times constituted by modernization is the probl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most severe and urgent problem of the times constituted by modernization is the alienation of man's dependence on things, which is constituted by the logic of capital. The most serious and urgent problem of the times constituted by modernity is the cultural crisis of "shame ideal, avoiding nothingness". It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introsp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world constituted by contemporary human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the solution of "modernization problems" should be the search for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维平,陈礼明;关于中医中药学科学化的思考[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2 岳永德;我国农业发展与新技术革命[J];安徽农学通报;1998年03期
3 邢丹英;蒋祥新;杨伟明;高剑华;毛群帮;;主持者科技知识观对农业科技项目运行的影响——以发展中地区2个水稻栽培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4 张菊生,鲁传华;中医整体论与西医还原论的哲学根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杨涛;浅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6 孙英杰,王长福;浅议图书馆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吴友军,孙业宏;信仰的缺失与重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王成胜;人的信仰和人的历史性存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卢莉芳;;论“再循环物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振国;王鹏;欧阳兵;;关于中药四性物质基础研究技术路线的讨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文泳;李娜;尤建新;;基于过程的科研风险的形成规律与防范策略[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一鸣;;大科学时代的科学与宗教[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黄修雄;;脑信息电波共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4 杨春禄;;联结生产力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企业与市场[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冠军;;科技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王恭yN;;农业园区科研支撑来自科研院所[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论文[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翟玉龙;人力资本与少数民族就业能力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杨涛;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天津大学;2012年
5 东丽;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效率差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李廷勇;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测度与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10 庄慧魁;脑血辨证对血管性痴呆的适用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玲;矾冰纳米乳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烫伤创面EGF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孙小风;科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结构关系探析[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超;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4 唐世秀;信念与知识、真理、行为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桂林;云南省能源消费效应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陆;行动主义科学知识观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旭煌;社会转型时期人的异化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唐家坤;农民科技意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陈建江;云南TC公司的运营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栗阳阳;知识产权视野下山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评价[D];中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克明 ,徐超眉;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唯物史观的萌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2 徐鸿修;农村公社与“亚细亚生产方式”——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农村公社论述的历史考察[J];文史哲;1982年04期
3 张奎良;马克思对早期哲学信仰的自我清算[J];求是学刊;1983年01期
4 陈智英;第一部中国人笔下的青年马克思传记[J];中州学刊;1983年02期
5 陈书生;浅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王荣;;关于《资本论》第二册“第Ⅰ稿”和第三册“主要的手稿”的几个问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7 葛树先;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是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吗?——所谓“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质疑[J];现代哲学;1991年02期
8 曲萌;;马克思的历史尺度与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与储小平同志商榷[J];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9 解庭晨;马克思晚年《笔记》的价值之争[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10 张一兵;试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中的两种逻辑视角[J];求索;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杨文极;;“异化劳动”与“以人为本”——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5 张玉琛;;浅论马克思的社会观及其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6 吕国辉;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小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7 马蓥伯;;第一讲 为什么要认真读点马列原著?[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8 张奎良;;哲学革命变革的源头和对“历史之谜的解答”——纪念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60年[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楹;;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10 戴劲;;马克思和胡塞尔论生活世界问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2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记者 晓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巴黎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5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6 伍俊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N];学习时报;2007年
7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高放;马克思不是这个意思[N];北京日报;2003年
9 《科技导报》副主编 蔡德诚;马克思:千年第一思想家[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华东师大哲学系 潘德荣;谁在制造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4 张剑抒;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D];吉林大学;2004年
5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7 周宏;理解与批判[D];南京大学;2002年
8 顾习龙;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苏州大学;2012年
9 常江;马克思的历史观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霍君辉;马克思和谐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志国;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超越[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白春阳;马克思脑体差别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西大学;2003年
5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6 秦怡红;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8 邢宝学;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现代阐释及其意义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强玲;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爱国;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看全球化[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6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567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