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构架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构架逻辑 ; 参考:《理论视野》2015年06期
【摘要】: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构成的整体逻辑尚缺乏论证。文章以实践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起点,根据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双层结构(实践活动的底层结构和社会的表层结构)的理解,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和表层构架,并将其作为逻辑展开,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逻辑结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包括实践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和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表层构架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生态政治观和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文化观。
[Abstract]:The whole logic of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is still lacking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takes the category of practic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tier structure (the bottom structure of practice activity and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society) of Marxist practical materialism historical view,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ottom frame and surface structure of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takes them as logic development, and takes the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s its logical conclusion. The bottom frame of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includes practical materialism ecological natural view, organic and harmonious ecological society view and ecological man view returning to itself, and the surface structure includ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conomy view. There is a distinct class view of ecological politics and a refle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of ecological culture.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宣传部;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构建基于生态利益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4D7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X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剑;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实践范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结构[J];哲学研究;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宏刚;;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始源性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马俊苹;潘于旭;;范式的转换与主题的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变革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袁宏刚;;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始源性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人学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董学文;;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黄谋琛;;社会规则的外延和类型[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7 曹晓飞;张忠江;;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聂海杰;;马克思意识形态范畴的历史变革及其多维内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董伟武;;超越现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论全球性生态正义的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刘国光;;关于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4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核是什么?[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8 王川飞;;马克思主义谱系中资本批判理论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熊韵波;;生态概念的意识形态性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晨晔;宋扬;;现代社会视域下坚持群众路线问题的思考[A];“改革与创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宏波;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慧慧;论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D];山东大学;2010年
3 戴雪丽;劳动社会化与社会现代化[D];东华大学;2011年
4 范玲;论斯大林的民族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端;超现实主义电影空间类型的比较[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7 郭少华;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当代价值[D];河南大学;2011年
8 冷运生;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哲学阐释[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羽;强迫劳动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加辉;实践人本主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价值构建的路向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红;;从“三次提升”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J];理论月刊;2006年01期
2 袁红军;高宏;;先秦时期生态观述论[J];东南文化;2007年06期
3 唐逸;;欧洲人的生态观[J];中国投资;2008年01期
4 祝贺;;科尔沁博文化中的生态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5 王婷;李庆雷;李倩;;新农村建设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教育与传承探讨[J];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21期
6 曹伟;现代城市生态观的嬗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陈昆满;共产党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8 戴国琴;;浅论经济活动的生态观[J];林业经济;2008年05期
9 王立侠;;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生态观及其现实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8期
10 杨卫军;;论江泽民对马克思生态观的新发展[J];前沿;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莹;;战国儒道生态观比较[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亚全;;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生态观的科学发展[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胡鹏飞;;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生态观简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4 魏颖;;中医药文化中的和谐生态观[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5 刘胜康;杨顺清;;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现代价值——兼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6 段多梅;;从《管子·地员》篇管窥我国古代的生态观[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7 黄燕;田贵平;竟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8 李国英;;21世纪我国水利发展的生态观[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屈丽蕊;高飞;;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湖南省郴州市环保局 曹国选;加强宣传教育 培养农民的生态观[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冯之浚;树立科学的生态观[N];经济参考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夏先清;唐古村:“香巴拉”的生态观[N];经济日报;2014年
4 通讯员 何大为;哈巴河:矿业大县的生态观[N];阿勒泰日报(汉);2013年
5 记者 王春华;沿海建设须引入生态观[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朱同丹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党总支书记 教授 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根基[N];无锡日报;2013年
7 吴靖平邋张支铁;坚持科学发展的生态观 大力推进环保惠民[N];四川日报;2007年
8 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李春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展[N];人民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唐先武;傣族生态观保护着西双版纳[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秀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及其影响探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姜国凡;马克思生态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侠;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观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郝小芳;中国共产党生态观的形成及其意义[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奕;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生态观思考[D];西南大学;2013年
4 赵永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历史演进及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静;马克思的生态观与共产主义的理想[D];辽宁大学;2014年
6 窦旭;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甜甜;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超越;试论马克思生态观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王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意义[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10 查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8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7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