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

发布时间:2018-06-29 18:44

  本文选题:邓小平 + 现代国家 ; 参考:《学习论坛》2015年03期


【摘要】:就政治学角度而言,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就是构建现代国家。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看,邓小平面临着解构全能主义政治结构和构建现代国家制度的双重任务和使命。邓小平将其思想理念转化为现实力量,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消解全能主义,促进了现代国家构建的社会基础的形成,初步奠定和塑造了国家治理理性化的基本框架,并推进了统一的主权国家建构,从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大转型,在构建现代国家进程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邓小平关于现代国家构建的理念及贡献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Abstract]:As far as politics is concerned, the core goal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is to build a modern country. From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Deng Xiaoping is faced with the dual task and mission of de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omnipotism and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state system. Deng Xiaoping transformed his ideas into practical forces, gradually dispelled omnipotism through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modern country construction, and initially established and molde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rationalizing the governance of the country. And promoted the unified sovereign state construction, thus promoted China's modernization big transformation, made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odern state process. The concept and contribution of Deng Xiaop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ountry is undoubtedly a huge historical heritage, which provides a lot of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分类号】:A8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强;;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利敏;;论行政法对服务型政府的双重构建[J];法律适用;2009年03期

2 陈毅;;现代国家的建构逻辑及面临的责难[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胡颖廉;;监管型国家的中国路径:药监领域的成就与挑战[J];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02期

4 胡颖廉;薛澜;刘宗锦;;双向短缺:基本药物政策的制度分析——兼评“新医改”方案的缺陷[J];公共管理评论;2009年00期

5 包刚升;;强国家抑或弱国家?——联邦党人的国家理论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吴晓林;;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与整合[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王菁;高继国;;国家构建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政治发展的双重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8 罗筠;;当下中国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之探析——基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高全喜;;三十年法制变革之何种“中国经验”[J];历史法学;2009年00期

10 高全喜;;法制变革及“中国经验”[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莎;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3 张青;地方治理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华;“群众路线”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蒙;中国现代国家成长过程中的政治整合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赵臻;基于托管模式下中国开发区建设的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耀;渐进式革命1978年以来国务院机构改革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9年

2 王立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年

3 朱磊;中国举国体制的发生、发展与当代论争[D];南京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景鹏;后全能主义时代的公民社会[J];中国改革;2005年11期

2 肖建新;;后全能主义时代中国“第三领域”的发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3 郎友兴;;软实力“现代化”与“协商机制” 全能主义治理模式已无法维系[J];人民论坛;2014年10期

4 燕继荣;;破解全能主义的政府改革[J];理论参考;2014年02期

5 席晓勤,郭坚刚;全能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6 聂伟迅;;论20世纪中国全能主义政治及其成因[J];江汉论坛;2007年09期

7 李;;中国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以人心问题的解决作为前提[J];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11期

8 ;中国与中国社会[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8期

9 刘慧;;建国后国家和社会关系理论的新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2年S5期

10 邹谠;中国廿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窦正斌;;全能主义行政体制对社会性效率的诉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燕继荣;破解全能主义的政府改革[N];学习时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新坤;从全能主义到后全能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83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83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