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德国马克思研究的总体格局与四种模式

发布时间:2018-07-03 09:37

  本文选题:德国 + 马克思学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摘要】:新世纪以来,德国马克思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局面,形成了四种研究模式:文献学研究模式以MEGA的编辑出版为核心,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关系、《资本论》及其手稿等问题上形成新的热点;左翼研究模式以现实批判为导向,强调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性、主体性和批判性,表现为传统温和左翼与当代激进左翼两种批判路径;以哲学学术为志业的研究在马克思哲学形成史、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与当代社会哲学重建领域新作迭出;"新马克思阅读"思潮将文献与理论研究结合,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结合,探索重建批判理论的崭新道路,引起广泛关注。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German Marx studies have taken on a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and formed four research models: the research model of philology is centered on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of Meg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Engels, Capital and its manuscripts have become new hot spots, the left-wing research model is guided by realistic criticism and emphasizes the contemporary, subjectivity and criticism of Marx's theory. The two critical paths of traditional moderate left wing and modern radical left wing, the hist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e dialectics of Marx and Hegel, Marx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al philosophy produce new works, and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New Marx Reading" combines literature with theoretical research, philosophy with economic research, and explores a new way to reconstruct critical theory, which attracts wide atten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马克思学’形成和发展、意识形态本质及其当代走向研究”(项目编号:13&ZD07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Moishe Postone;康凌;;重读马克思:关于“时间”与“劳动”的省思——Postone教授访谈[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杰;论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D];吉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锋;;首届马克思学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5期

2 鲁克俭;;中国马克思学:哲学抑或科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郭丽兰;;“首届马克思学论坛暨《马克思学新奠基》出版座谈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7年06期

4 王东;;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王晓红;;创建中国马克思学——“首届马克思学论坛暨《马克思学新奠基》出版座谈会”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03期

6 孙承叔;;为马克思学奠基——评王东新作《马克思学新奠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孙亮;;面向马克思本身:探寻“中国特色马克思学”自觉建构——读王东教授新著《马克思学新奠基》[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8 林锋;;开创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马克思学新奠基》评介[J];理论学刊;2008年01期

9 黄楠森;;开创中国马克思学的创新之作——读《马克思学新奠基》[J];哲学动态;2008年03期

10 赵玉兰;;“马克思学问题”与创建中国马克思学——与周嘉昕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刚;;穿越西方马克思学神话走向中国特色马克思学——基于对马克思的解读模式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2 王金林;;激进视域下重释现实与马克思——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管窥[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张达;;反思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林泉;首届马克思学论坛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肖国忠;应创建“中国马克思学”[N];光明日报;2007年

3 郭丽兰;创建中国的马克思学[N];人民日报;2007年

4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 王东;我为什么提出创建“中国马克思学”[N];北京日报;2007年

5 铁军;北师大社 大规模出版马克思学专著[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6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东;七大疑问拷问中国“马克思学”[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安启念;“马克思学”在中国:从冷落到热捧[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记者陈静;“国外马克思学译丛”首发式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叶军;借鉴马克思学 超越马克思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鲁克俭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学研究与“以人为本”的提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惠云;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3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93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