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

发布时间:2018-07-04 12:39

  本文选题:实践论 + 矛盾论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6期


【摘要】:研究毛泽东的"两论"和邓小平的"三论",应结合它们的语境和语用,探析其中深层语义,我们会发现政治形而上学和政治实践哲学两个不同的基本面向。"两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用实践论和矛盾论来置换唯物论和辩证法;实践论和矛盾论相互蕴含。后者具有三个基本层面:实践论是由战争认识论和革命认识论发展到哲学认识论,矛盾论是由军事辩证法和政治辩证法发展到哲学辩证法。邓小平的"三论",其实是从生产力论回归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的实践论与毛泽东的实践论同中有异,邓小平的不矛盾论与毛泽东的矛盾论异中有同。因此可以说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也就是从政治的形而上学发展到政治的实践哲学。
[Abstract]:The study of Mao Zedong's "two theories" and the "three theories" of Deng Xiaop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ir context and pragmatics to explore the deep meaning of them. We will find two different basic aspects of political metaphysics and political practical philosophy. The "two theory" has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y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problems with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theory of practice and contradiction. To replace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 the theory of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of contradiction contain each other. The latter has three basic levels: the theory of practice is developed from the epistemology of war and the theory of r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to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and the theory of contradiction is developed from military dialectics and political dialectics to philosophical dialectics. Deng Xiaoping's "three theories", in fact, return to history from the theory of productivity. Materialism.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practice and Mao Zedong's theory of practice are different.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non contradiction is the same as Mao Zedong's contradiction theory. Therefore, it can be said from Mao Zedong's "two theory" to Deng Xiaoping "three theories", that is, from the metaphysics of politics to the political practical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73)
【分类号】:A841;A8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绪永;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研究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06期

2 杜勇;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J];安顺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3 鸣镝 ,阳晴;李达与毛泽东 半个世纪情[J];文史春秋;2002年08期

4 姚润皋;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双重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5 冯昆,张澍军;论毛泽东的国情观及其思想理论启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6 范云生;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江南论坛;2003年12期

7 吴澄清,甘文华;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王士文,艾德文;论陈云评价毛泽东功过和坚持、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论述[J];探索;2004年01期

9 蒋秀碧;试论中国古代思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春梅;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几点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树栋;;毛泽东哲学的历史地位[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2 杨明伟;;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当代价值的思维视角[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上)[C];2013年

3 庄福龄;;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研究述评[A];毛泽东研究述评[C];1992年

4 付春光;黄桂;;毛泽东科技理论的历史诠释[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宋一秀;;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研究述评[A];毛泽东研究述评[C];1992年

6 刘毅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研究述评[A];毛泽东研究述评[C];1992年

7 马涛;;从尊孔到批孔——略论毛泽东的孔儒观[A];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C];1993年

8 陈龙;;2006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综述[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9 荆世群;;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历史总结——冯契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定位[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10 刘惠恕;;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的里程碑——从毛泽东到邓小平[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自才;第十五次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开幕[N];青海日报;2008年

2 罗先哲;毛泽东与李达的革命友谊[N];人民政协报;2002年

3 王敏;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N];学习时报;2006年

4 刘大群;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推进审计工作[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记者马献忠 通讯员马超;深入挖掘毛泽东哲学思想当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程美东;从哲学层面研究党的创新理论[N];人民日报;2012年

7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旷三平;经典与当代:重思毛泽东的哲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齐巧霞;深化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N];人民日报;2004年

9 黄达明 上海市第六批援藏干部、日喀则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善用矛盾规律指导工作[N];日喀则报(汉);2012年

10 李君如;你了解中国共产党吗[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大青;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岳慧文;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年

3 郭科;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哈光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崔小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尹长青;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颜文强;孙中山与毛泽东哲学思想比较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8 杜丽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树军;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晓;论李达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D];湖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96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96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