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建国以前实践教育思想论析

发布时间:2018-07-16 19:44
【摘要】: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历程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实践教育思想,确立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为革命实践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党和人民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Marxist view of practice, Mao Zedong founded the thought of practic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ng course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established that education must serve the proletariat and revolutionary practice, and combine education with productive labor.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has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talents for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army, and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分类号】:A8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芬;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立的影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钱守云;程苗苗;;毛泽东与农村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发展[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孝芳;;抗战时期中共群众动员的组织机制分析——以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为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5期

4 李国杰;杨思尧;吴春雷;;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方针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演变[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3期

5 袁东;;我国教育管理人员的培养教育历史[J];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03期

6 胡丁慧;袁鲁宁;;中央苏区教育建设及其经验[J];传承;2008年08期

7 臧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改革的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8 王春慧;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民众动员作用[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04期

9 王飞;;陇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罗旭东;;闽浙赣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及其当代启示[J];党史文苑;2014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周耀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钱守云;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祖祥;控制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余伟良;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位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培宇;关于《救国时报》中的抗日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庆守;实践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行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孔林林;抗战时期山东妇女运动和妇女生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石红艳;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莉;中央苏区妇女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洁;苏区小学教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永红;延安时期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及其现实启示[D];湖南大学;2009年

8 仪淑丽;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申绥改;论抗日民主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立新;我国示范性高中评估的实践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勇;;论毛泽东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06期

2 郭亚军;;试论毛泽东的教育公平思想[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6期

3 王泽君;;毛泽东教育思想泛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4 李玉胜;张雪蓉;朱晓玲;;论毛泽东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李佳圣;;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四个面向”[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3期

6 周小李;舒克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动因[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周小李;;也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周小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品格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陈英;;对毛泽东教育思想基本内涵的再认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时丁;;试论“教育要革命”——学习毛泽东教育思想体会之三[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后杰;李锐;;试论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卓晴君;;略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许成人;;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成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宋德荣;;“毛泽东教育思想”不等于“毛泽东的教育思想”[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5 许春玲;尹洁;;论毛泽东的教育思想[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徐建平;;关于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的信息概述[A];高校信息文献开发与利用——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第6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郭必恒;;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滕纯;;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述评[A];毛泽东研究述评[C];1992年

9 ;全国“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学术研讨会征文目录[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10 石河;;毛泽东早期教育主张的内涵及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党委委员 纪检书记 吴福祥;认真学习毛泽东教育思想 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N];大同日报;2013年

2 王永德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N];蚌埠日报;2008年

3 马科;我院青年学者郑萍获日本侨报社“华人学术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方晓东 徐卫红;学习、学习、再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曾天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教育之魂[N];光明日报;2001年

6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N];学习时报;2003年

7 徐志伟(作者单位 绍兴市教育局);江泽民教育论述是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N];绍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庚靖;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畅;论毛泽东的教育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桑凤;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D];辽宁大学;2009年

3 樊蓉;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南大学;2010年

4 孙改丽;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林森;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秀芬;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丽媛;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薛伟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曾芳莲;建国后毛泽东对和谐社会的探索及其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程悌;毛泽东城乡均衡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27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27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6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