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孙中山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
[Abstract]:The smoke of the 1911 Revolution has long since dissipated. Looking back at the history of China's century-old democratic revolution, two people must be mentioned, namely, Mao Zedong and Sun Zhongshan, as the symbol of the spirit of China's democratic revolution. It was their foresight that led to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China's democratic cause today. Both Mao Zedong and Sun Zhongshan have left a large number of writings,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two has also shown a trend of blooming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in almost all aspects of democratic thought.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focus on Mao Zedong or Sun Zhongshan as individuals, but in my opinio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i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ntinuous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model. Therefore, the democratic thoughts of Mao Zedong and Sun Zhongshan should be part of the whole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nly by studying the two as a whole can we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China's democratic revolution more obj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It is based on this thinking that the author considered writing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the whol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as the background, takes the Chinese democratic process as the axis, emphatically compares the Mao Zedong and the Sun Zhongshan in the democratic thought and the democratic practic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Mao Zedong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Sun Zhongshan democratic thought as the emphases. Put the democratic thought of Sun Zhongshan and Mao Zedong in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of the democratic process of the whole China, and restore the arduous process of China's march towards a national republic from an objective angle of view.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Sun Zhongshan and Mao Zedong to explore the democratic roa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way forward for the syste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to be carried out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漳州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41;D69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景文;;不容法外施恩 读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有感[J];新湘评论;2011年11期
2 ;毛泽东箴言[J];新湘评论;2011年16期
3 李娜;徐宁;;陈独秀民主思想评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欧阳哲生;;孙中山民主思想平议[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5 张行生;;试论邓小平早期民主思想——以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6 何光英;;略论树立正确的党员权利观[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代价与收获[J];当代贵州;2011年17期
8 ;重视学习 勤于学习 善于学习(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有关学习问题的论述摘编[J];党的建设;2010年08期
9 ;毛泽东箴言[J];新湘评论;2011年14期
10 高伯文;;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执政党学习的认识及其启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连锐;;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特定时期民主思想的特征[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2 吴敏;;注重宣传和实践毛泽东民主思想[A];毛泽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思想座谈会文集[C];2003年
3 郭大方;;邓小平民主思想新探[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潇;;邓小平的大国民主思想[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5 华洪珍;;试析毛泽东的民主思想[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6 赵建平;;中国有古典民主传统吗——关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古典传统资源的思潮述评[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7 李绪堂;;浅评陈独秀的民主思想[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8 郭超;;邓小平民主思想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9 陈阳;;公元前399,雅典审判——西方古典民主制衰落探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朱义禄;;孟子民本思想的近代化重构——从历史回眸儒学的生命力[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苍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戴嘉宝;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N];温州日报;2007年
2 张培森;张闻天的民主思想(下)[N];学习时报;2005年
3 张培森;张闻天的民主思想(上)[N];学习时报;2005年
4 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N];学习时报;2006年
5 刘成;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超越性[N];吉林日报;2007年
6 方敏;近代中国人对“民主”内涵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6年
7 吴光;建立现代民主不能忘记黄宗羲的思想遗产[N];北京日报;2005年
8 赵建文;作民主与民作主[N];北京日报;200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贺翠香;儒家民主思想资源不可弃[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郭凤韶[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洋;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机统一:从马克思到邓小平[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永忠;圣贤救世[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李灿;民主的命运:专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卢向国;民本的逻辑[D];复旦大学;2007年
6 冯霞;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邓振军;共同善中的自由:托马斯·希尔·格林自由民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祝庭显;民本与民主交织下的新中国法治之路[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国伟;走向宪政[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毛泽东与孙中山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2 何欢;毛泽东文化政策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杜新和;毛泽东国家建构思想论析[D];安徽大学;2012年
4 张伟;毛泽东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丽;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民主思想[D];西华大学;2011年
6 秦位强;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春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王子华;陈独秀民主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春滟;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贾可卿;试论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历史演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194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9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