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路径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9-01-22 16:24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所倡议、中国共产党一直遵循的思想原则,其本身隐含着从理论思考的内化生成到事实提出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民族化辩证整合的过程。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其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路径所呈现的先中后西、先内而外的特点,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毛泽东有效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他自己,从而内化生成了一套适合中国的新思想;另一方面他自觉地通过话语体系、情感系统以及领袖魅力的塑造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武装人民群众。
[Abstract]: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the ideological principle advocated by Mao Zedong and follow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ll the time. It implies the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 from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to the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 put forward by facts. This means that Marxism in China is a nationalized dialectical integration process. As the founder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Mao Zedong's explo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king path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which is first in China and then in and out of the Wes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popularization and epoch. It is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irmly grasp the leadership and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work and to constantly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Specifically, Mao Zedong effectively integrated M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o specifically "China" Marxism to himself, thus internalizing the formation of a set of new ideas suitable for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he consciously "Chinese" Marxism to the masse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discourse system, emotional system and charisma of leaders, and armed the masses with Marxist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A84;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魂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02期

2 张学俊;;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11期

3 梁小军;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成倩;;浅析毛泽东群众路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黄向阳;;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郑小风;;构建和谐社会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8期

7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8 郭英;;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发展观[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刘红英;;论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桂芳;;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创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文兵;;中国革命的文化意义[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鲁克俭;中外学者研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08年

2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戚德刚;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中国的世界地位[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渤海大学;2015年

2 夏明丽;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9年

3 白皓;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4 陈有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朱岩;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丹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何易蔓;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8 杨晗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刘康龙;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10 方世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3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413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