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3 18:27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长期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对我党的执政成绩和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执政理念的持续深化和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也进行了系统论述,但对于在新形势下我党在执政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的相对较少,对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的也不够深入。本文尝试在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取得成就的同时,勇于正视我党在新时期执政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系统分析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大力探索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和实现党自我完善的对策和路径,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坚定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从而带领中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的正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历程及取得的成绩。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为加强党的合法性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世纪新阶段,在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日益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我党在执政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合拍、不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的体现在部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一些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还有待提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比较突出以及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还比较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而影响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抓紧加以解决。 第三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该部分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全球化为背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深入分析了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改革与发展工作艰巨复杂,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以及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创新不足,在认识上和作风上尚存在差距的因素,并不是我党在执政理念、执政路线等根本方面出现了偏差,对这一点需要保持清醒认识。 第四部分,解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问题的对策思考。该部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地解决问题的建议,主要有系统推进理论创新,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大力改进调查研究,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等。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新时期我党执政实践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对于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实现党的自我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春洋;于春江;;民族政治发展:学术研究的缘起、现状及展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陈潮f;雍继敏;;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孙显元;;中国共产党的四大观念创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陶永华;苏共消除执政安全隐患的失败及其启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孙艺;;胡锦涛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彭祥睿;;当代中国现代化目标演进的理念逻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宣扬;李乐;;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坚持党的建设与发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孙艺;提高执政能力是党完成执政兴国重任的保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梁祥凤;;高校构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柴生高;;乡村精英与国家强权的博弈及其思考——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宛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冬晓;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青春;企业可持续创新的实现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蔺波;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立芳;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寒;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媛;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6 胡国金;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党的形象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志刚;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京京;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特点及其治理[D];苏州大学;2010年

9 孙慧颖;毛泽东对执政党执政资源的探索[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石明忱;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与党执政绩效探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3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433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