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观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03-26 16:1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观及其当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观和家庭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家庭各方面的巨大改变中包含了很多进步的内容,比如个体意识增强,男女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实现等;但我们不能否认,家庭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如家庭暴力,夫妻间彼此不忠诚等现象越来越多,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决定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构建和谐家庭这一任务放到重要的位置。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家庭的观点为切入点,进而联系到我国当代的婚姻家庭的现状,最后得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理论对我国家庭建设方面的启示,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家庭思想以及对我国家庭方面问题的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家庭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透彻地阐述,这也将成为本文的一个重要参考。 具体地说,本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观及其当代启示”为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观的研究,理顺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的基本思想;其次,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婚姻家庭状况及其成因进行了详尽和细致的分析;进而得出第三部分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观对于我国现代家庭建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家庭观 家庭建设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C91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0-11
- 1. 理论意义10-11
- 2. 现实意义11
- (二) 研究现状11-14
- 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4
- 1. 研究思路14
- 2. 研究方法14
- (四) 创新之处14-16
- 1. 角度方面14-15
- 2. 方法方面15-16
- 一、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基本内容16-29
- (一) 形成背景16-18
- (二) 涵义18
- (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家庭功能的思想18-24
- 1. 家庭的经济功能19-20
- 2. 家庭的政治功能20-22
- 3. 家庭的情感功能22
- 4. 家庭的生育功能22-24
- (四) 家庭形式的变迁24-27
- 1. 血缘家庭24-25
- 2. 普那路亚家庭25-26
- 3. 对偶家庭26
- 4. 一夫一妻制家庭26-27
- (五) 恩格斯对未来家庭的展望27-29
- 1.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家庭是以爱情为前提和保障27-28
- 2. 男女在家庭中地位平等28
- 3. 离婚自由28
- 4. 一夫一妻制度的真正实现28-29
- 二、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9-36
- (一) 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29-33
- 1. 婚姻选择上倾向于物质因素29-30
- 2. 夫妻忠诚度不断降低30-31
- 3. 夫妻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拉大31
- 4. 家庭暴力时有发生31-32
- 5. 家庭代际关系矛盾存在32-33
- (二) 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原因分析33-36
- 1. 经济制度转型是我国当代家庭问题出现的背景33-34
- 2. 家庭结构变化是我国婚姻家庭问题出现的内因34
- 3. 家庭道德滑坡是我国婚姻家庭问题出现的根本34-35
- 4. 社会的不良风气是我国家庭出现问题的诱因35-36
-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观对当代中国家庭建设的意义36-44
- (一) 对解决当代中国家庭问题的理论价值36-40
- 1. 为我国总体家庭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引导36-37
- 2. 为我国具体家庭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37-39
- 3. 为我国社会主义家庭理想形态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39-40
- (二) 对解决当代中国家庭问题的现实意义40-44
- 1. 有利于两性间平等交往和正确恋爱关系的形成40-41
- 2. 有利于克服婚姻物质化取向从而推动婚姻关系的道德化发展41-42
- 3. 有利于我国和谐家庭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井仁;论一夫一妻制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肖雪慧;婚姻、家庭的道德与法律建设应与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同步[J];道德与文明;1998年01期
3 车洪波;;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与建设[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4 徐红新,张金波;试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杜莹,李殿斌;和谐与社会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朱贻庭;现代家庭伦理与传统亲子、夫妻伦理的现代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周宝余;论家庭的本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4期
8 王露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龚群;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与伦理的特性[J];教学与研究;1999年07期
10 祝黄河;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观及其当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