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05:14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的生命线;在新世纪背景下进行国家建设,群众路线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仍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样化的群众构成,多元化的群众利益,丰富化的群众工作方式,复杂化的群众工作环境等等导致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在理论上继续坚持与发展群众路线,并在实践中根据社会的进步、条件的变化积极创新,不断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群众参与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体系,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以期更好的发挥群众路线的特色与价值。新世纪要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有效践行,必须以为民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务实为根本要求,以反腐为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保障,发挥群众监督,开展党内教育,努力深化和提升群众路线的规范价值和功能价值。
【关键词】:群众路线 创新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7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9-11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1-15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15-17
  • 第一章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与发展历程17-25
  • 第一节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17-19
  •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认识论17-18
  •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方法18
  • 三、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作风18-19
  • 四、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价值取向19
  • 第二节 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历程19-25
  • 一、革命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20-21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党的群众路线的延续与曲折21-22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路线的恢复与创新22-25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新情况25-33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新形势25-29
  • 一、群众构成的多样化25-26
  • 二、群众利益的多元化26-27
  • 三、群众工作方式丰富化27
  • 四、群众工作环境复杂化27-29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出现的新问题29-33
  • 一、群众工作的阶级基础出现变化29-30
  • 二、部分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淡化30
  • 三、民众的主体性作用未完全发挥30-31
  • 四、新媒体时代民意快捷化对群众工作提出新要求31-33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与发展33-43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发展33-38
  • 一、以人为本——提升群众路线价值33-34
  • 二、关注民生——拓展群众路线内容34-36
  • 三、党内教育——创新群众路线工作机制36-37
  • 四、强化群众参与和监督——保障群众路线的效果37-38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38-43
  • 一、一切为了群众——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38-39
  • 二、一切依靠群众——完善群众参与和监督制度体系39-40
  • 三、从群众中来——拓宽民意吸纳和反映渠道40-41
  • 四、到群众中去——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途径41-43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特色与价值43-53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特点43-47
  • 一、以为民为重点筑牢执政根基43-44
  •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确保群众路线有效践行44-45
  • 三、以务实为要求获取民众信任45
  • 四、以反腐为抓手密切党群关系45-47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47-53
  •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规范价值47-50
  •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功能价值50-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市级政协[J];协商论坛;2008年11期

2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意见[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年12期

3 王宏;吕召猛;庞书明;;临清开辟创新“民情直通”强化代表联系选民工作[J];山东人大工作;2011年07期

4 李东亮;唐朝荣;;乌鲁木齐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忠;我省网上信访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N];云南日报;2008年

2 李明;民情民意反映渠道进一步畅通[N];辽宁日报;2007年

3 余建红邋张关林 杨庆祥;桐乡市政协创办议政内参拓宽信息反映渠道[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张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N];边防警察报;2007年

5 马姝瑞;安徽设立专门机构 畅通民意反映渠道[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记者 强国峰;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N];延安日报;2008年

7 刘世民 朱长青;齐河政协三项措施拓宽反映社情民意渠道[N];联合日报;2008年

8 王 斌;禄丰县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N];楚雄日报(汉);2005年

9 四川省政协委员 周浩;发挥参政党在反映社情民意的特殊作用[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记者 刘琰;“委员信箱”进社区纳民意[N];周口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俏;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9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