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技术观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08 09:10
本文关键词:试析马克思技术观及其当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技术观的研究,或从整体上对马克思的技术观进行梳理,或集中于对马克思的技术实践问题,或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技术观,在马克思技术观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它们基本上是对自然技术方面的解读,对马克思的社会技术方面,或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领域尚未涉及。其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视角上的差异。本文研究在于以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为主线,从实践的视角提供一种对马克思技术观的新的理解。第一章,马克思技术观的发展,分别通过不同的视角探讨:异化劳动理论中的技术观;机器大生产中的技术观;在社会生产中的技术观。第二章,马克思技术观的基本内涵,着重探讨马克思实践概念中的技术观问题,分析了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属性、技术的结构,且追溯了技术的发展一般规律,技术随生产力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发展。第三章,马克思技术观的基本特征,在实践视的角度,分析马克思技术概念的本质,并从四方面概括马克思技术观的主要特征,生成性的技术、创造性的技术、关系中的技术及过程中的技术。第四章,马克思技术观的当代意义。通过前文对马克思技术观的研究,探讨马克思技术观对之后技术批判理论的影响,指出马克思技术观对当代技术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总结了马克思技术观的学术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技术观 异化劳动 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9
- 0.1 本文的研究方法8
- 0.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8-9
- 1 马克思技术观的形成和发展9-16
- 1.1 在异化劳动中的技术观9-12
- 1.2 在机器大生产中的技术观12-14
- 1.3 在社会生产中技术观14-16
- 2 马克思技术观的基本内涵16-23
- 2.1 技术的本质:实践性的知识体系16-17
- 2.2 技术的属性: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17-19
- 2.3 技术的结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思维技术19-20
- 2.4 技术的发展规律:随生产力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发展20-23
- 3 马克思技术观的基本特征23-28
- 3.1 生成性的技术23-24
- 3.2 创造性的技术24-25
- 3.3 关系中的技术25-26
- 3.4 过程中的技术26-28
- 4 马克思技术观的当代意义28-35
- 4.1 为马克思之后的技术批判理论奠定基础28-32
- 4.2 为当代的技术发展指明方向32-35
- 结束语35-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0-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汪荣有;人的本质是劳动与社会性的统一[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7期
2 安德鲁·费恩伯格;朱春艳;;哈贝马斯或马尔库塞:两种类型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6期
3 王华英;;历史发生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技术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2期
4 王伯鲁;;马克思技术与人性思想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2期
5 李海燕,姜振寰;技术实践的基本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03期
6 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一般认识[J];哲学研究;2001年10期
7 刘则渊;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J];哲学研究;2002年02期
8 李三虎;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地位[J];哲学研究;2005年02期
9 李志;;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J];哲学研究;200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试析马克思技术观及其当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