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本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4 03:02
  马克思学说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必须依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谋求发展。马克思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点和根源,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回到马克思。只有回到马克思,才能在充分认识时代变化和吸收人类其他思想成果的前提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开始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国内国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成果。本文借鉴了吉林社科院郝敬之先生的观点,从人学和社会发展学说的统一角度来研读马克思学说,将马克思学说归为社会发展学说,即关于共产主义实现规律的科学,是共产主义理想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有机结合,是理想和科学的完美统一。在这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所代表的社会人格是全人类,是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他设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形态,为了实现这个理想社会,他创建了唯物主义科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马克思全部学说的出发点是人,如果说理想的出发点是人类,那么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个人,是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实际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体人。现实的个体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思想追求和论证的对象,是马克思学说形成、发展的主线,是马克思...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马克思“人本共产主义”思想形成背景考察
    (一) 欧洲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 充满人本主义的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化
    (三) 马克思成长中家乡、家庭和学校的自由主义氛围
二:马克思“人本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 中学时期(1830年-1835年夏)
    (二) 大学时期(1835年10月-1841年4月)
    (三) 《莱茵报》时期(1842年10月-1843年1月)
    (四) 克罗茨纳赫时期(1843年3月-1843年夏)
    (五) 《德法年鉴》时期(1843年秋-1844年底)
    (六) 布鲁塞尔时期(1845年春-1848年春)
    (七) 科伦-伦敦时期(1857年8月-1882年初)
三:马克思“人本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分析
    (一) 现实的个体人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人的需要的自由和满足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核心
    (三) “人本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纲领和终结
四:马克思“人本共产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新理念
    (一) 中国共产党毛、邓两代领导集体的“人本共产主义”实践
    (二)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新理念促进“人本共产主义”的不断实现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后记



本文编号:3081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81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